第三卷:人在做第142章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第12页)
所有与“梅山”
相关的工程人员、维护团队、守卫部队甚至远程技术支持人员的档案被调取、分析、交叉比对。
通讯记录被回溯,异常信号被放大甄别。
就在这时,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查询请求,触了“深影”
系统的敏感神经。
东华国海军总部,叶剑向系统查询叶天语的位置信息,东华大本营乌不图向系统查询易风的位置信息。
这两则查询,连同其他看到蘑菇云或获悉蘑菇云的人们焦急的请求一样,一同汇入了信息中心的洪流。
然而,“深影”
程序冰冷的逻辑在筛选海量信息时,捕捉到了一个致命的异常点。
“‘叶天语小队四人,根据南夹子山战区最后已知生物信号及部队调动记录,其最后任务定位坐标,应处于核爆中心区边缘‘土坷垃’村位置,生还概率评估低于001。”
一条来自战场态势的智能自动分析报告被标注出来。
“但…检索后方自动加油系统及卫星监控…现匹配记录!”
负责“深影”
初步筛查的情报军官瞳孔猛地收缩,“叶天语、易风、赵盾、常飞四人,于核爆生前约5小时40分,脱离所在部队向南移动,最终到达葫芦岛望海楼附近静止不动!”
生还!
本应身处必死之地的四人,集体生还!
还提前了5个多小时就开始撤离去了安全的后方!
或许是巧合吧?毕竟没有人能未卜先知5个小时后“梅山”
核武库被敌人突破进去,“稻草人”
协议会被触,核弹会炸。
当时手里握着这份情报的军官,看一眼查询人的身份,只能这么想,随手把这份情报放在一边。
“核实现,四人所在的宏泽湖清道夫部队第11团也不在任务定位坐标‘土坷垃’村位置,卫星监控显示该团在17:05分中途停止前往‘土坷垃’的行军路线,向西南方向迂回,实际远离了南夹子山区域。”
“为什么没人报告?”
“他们是奉令行事,命令他们截击敌人的援军。”
“谁的命令?”
“清道夫副总指挥李振邦将军。”
“确定吗?”
军官微微皱眉
“确定。”
“那11团现在在哪儿?”
“已经返回了赤风基地。”
“还有吗?”
“同一批来援的第旅也是类似情况,同样在17:08分左右收到命令,现在也回到了赤风基地。”
汇报人停顿了一下,继续道:
“几乎同一时间,李将军命令南诏‘翠谷’战区新增援的南粤西江清道夫第团、西蜀大雁清道夫第5旅撤回前进基地,理由是巩固补给基地防线,打持久战。
“他究竟想干什么?”
核爆后,亲临南夹子山战区指挥的李振邦将军与清道夫临时指挥部一起失联了。
“系统显示,李将军在下达上述命令前,曾调阅了一份从大本营打给叶天语的电话内容信息。”
会不会李振邦将军因为易风和叶天语的身份,对电话内容起了疑心,认为总部可能放弃他们?
一个合格的情报分析人员,是需要敏感多疑的,把所有人都假设成好人,工作就没法干了。
“立刻溯源!
查清易风四人离开11团的时间、方式、以及…命令来源!”
军官重新从桌上拿起了那份文件。
就这样,一个热线电话,把易风四个莫名奇妙的救了,也莫名其妙让四个人被审查了。
因为结果令人震惊,又带着一丝荒诞的沉重。
一个幽灵号码!
一个看似归属于大本营的号码,第一次使用,估计也是最后一次使用的号码。
“泄密…”
“阴谋…”
“间谍…”
当然也可能是
“以权谋私…”
特殊隔离的询问室内,气氛凝重。
乌不图将军穿着整洁的旧式军便服,他腰杆挺得笔直,眼神平静地看着对面两位来自“深影”
核心调查组、面无表情的军官。
“长,我们都很敬重您。
但还是想与您确认一下,9月3日下午您有给易风他们打过电话吗或让别人打过电话吗?”
调查军官的声音尽量保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