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未蓝启示录

关灯
护眼
第四卷 为了谁 第151章 名不虚传的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男子的声音饱含希望。

“可以,只要我一路上饿不死,也没被行尸吃掉。”

易风的人皮面具上呈现出一张自然的笑脸。

“口渴了吧,给你拿杯水?”

一个上年纪的老头问。

“谢谢,您告诉我在哪儿取水,我带了壶自己装,在寨门外我就听到水流声了。”

“好,跟我来。”

老头见罗雄点头,在前面带路。

易风停好自行车,跟着老头去山寨内引来溪水的取水处。

“写信的去写信,其他人收拾收拾,要下雨了。”

罗雄的大嗓门一喊,周围聚拢的人群慢慢散开了。

有的去收晾晒的衣服,有的去找纸笔,有的找雨衣斗笠应付站岗放哨。

暴风雨前的闷热被狂风撕碎,铅灰色的云层低垂,仿佛要压垮五桂山的山脊。

豆大的雨点子开始一颗一颗穿透茂密的林木,敲打在干渴的土地上,先是一两点,之后是连成片,最后随着一阵冷风袭过,铺天盖地瓢泼而下,顿时天昏地暗。

看着沿着山腰排水渠向下奔流的浊黄山流,易风庆幸自己没有被突如其来的暴雨给盖在野外,也才想起来竟然缺少一件雨衣,包里自带的那张塑料布如今只能先照顾邮包和信件。

这就是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吧!

10分钟后,山寨逐渐静了下来,易风一个人站在亭子里,四周几座木屋门口几个持枪守卫若近若离的站着,时而盯一眼易风,时而看一眼正忙碌的同伴。

风雨声愈密集,易风不得不把自行车向左边挪了挪,右边风把雨吹了进来。

易风脸上的神色慢慢由淡然转为狐疑,又从狐疑变成凝重。

就在这可视度大概10米的漫天风雨里,密密麻麻的小光点正以非同寻常的度向着山寨靠拢来。

“你们罗村长呢?”

易风已经看清了这个山寨的大体情况,向着雨中大声喊了一句。

“去北面木墙上巡查去了,有个站岗的小子也说要写信。”

正对着易风的一个持枪男子隔着影影绰绰的雨帘回应道。

二话不说,易风把挎包塞进邮包里,从背后抽出工兵铲,迎着暴风雨就冲了出去。

“敌袭!”

易风一声大吼,四周端起枪的几个男子顿时一惊,一个距离最近的年轻人愣了愣,追着易风就冲进了雨幕中,其他人看了一下易风两个奔去了北墙,也冲进了雨幕里。

“嘀……嘀……”

山寨代表行尸预警的警报声也已经响起来。

昏天黑地、漫天飞舞的暴风雨中,5米高的木围墙上,一根根被削尖了头的竹杆、树矛,尖头冲下,对准了木墙下的空地。

这些竹竿和树矛,有长有短,更有不少因为不够长而特意两根捆在一起。

长期的生存压力让五桂山这种拓荒点的人们早已形成了近乎本能的反应。

没有过多的慌乱,只有一种被逼到绝境的狠厉。

身材不够高的小孩子们钻山洞,其他人则抓起各种武器,如同溪流汇海般冲向木墙防线。

五桂山山寨的男女老少在木墙上一字排开,冒着漫天飞舞的暴雨,紧紧握着手里的长矛,盯着面前10米外的区域。

他们的视线范围目前也只能达到10米。

“嗷…嗷…”

疯狂的暴雨中,木墙上的人只能隐约听到山路上传来的成群行尸嘶哑呼叫声。

“滚石球。”

有人招呼道。

大概是山寨里有石匠,木墙上有十几处用三根粗树干做成的槽子,里面放着一排直径半米的石球。

槽子两边有人一起用力滚,大石球轰隆一声就从木墙上砸落下,然后出“噗噗”

几声低沉的撞击音,之后就沿着山路骨碌碌滚下去,风雨中也看不到滚了多远,干掉多少行尸。

这都是山寨守卫们熟悉的套路,但风雨中浑然不知北面也有蹒跚的脚步声、尖锐的嘶吼,以及几种格外沉重、迅捷的恐怖气息,正从北方密林中悄悄涌来!

山寨北面也就是背面是个长着低矮灌木的陡坡,如果说南面的羊肠小道坡度有30°,北面足有70°。

灌木丛延绵向北与其它小山尾相连,坡顶上全是巨石,也就无处安插木墙,所以砍光了灌木借着山石直接垒了一道2米高的石墙。

当然2米高是从墙外面犬牙交错的那片巨石向上看,因为地势原因,墙内地势高,人站在墙内刚好可以从墙上探出头来。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