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出之前在左邻右舍间好一番显摆:“写信还能把咱那些土话编得文绉绉的!”在农场的田间地头,灶屋炕头就此传开。
没过两天,任映真在河湾农场就悄然多了一项大家默许的业务。
代写家书。
隔壁三队的张婶想给省城当学徒的闺女写点体己话;四队的王奶奶想寄一封信给远嫁他乡几年没见的Omega小女儿;场部食堂的赵师傅也想给在部队当兵的儿子捎去一些嘱托……
任映真来者不拒,也不主动提报酬。
但朴实的农场人心里自己有杆秤,哪能让他白帮忙,尤其还是这么费心思、显本事的活儿。
于是晚上回徐家的时候,他兜里总是多出一小把炒香的南瓜子、或用油纸包着的自家晒的柿饼,还有食堂大师傅亲赠的卤豆干。
也算意料外的改善生活了。
为了方便他代笔,徐桂枝不知从场部哪个犄角旮旯里翻腾出一支半旧的钢笔和一瓶蓝黑墨水,说是场部提供的公用文具。
自此,任映真还有了自己的专业设备。
他有时候也上门去,比方说刘大娘的儿子在邻县农机站工作,她想写封信问问儿子近况,顺便寄点新磨的玉米面过去。
刘大娘的家在场部西头。
他们在堂屋方桌两边坐下,任映真一铺开信纸,刘大娘也开始絮叨:“栓子啊……”
他低头,钢笔尖在纸上流畅滑动,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堂屋门口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
一只体型颇为壮硕、毛色油亮,黄白相间的大花猫走了进来,它尾巴高高翘起,像根旗杆。
这是刘大娘家的猫,叫“虎子”,是河湾农场猫界的头号霸王。
它脾气大、领地意识强,除了刘大娘对其他人都爱答不理,不高兴了还会伸爪子挠人,狗见了它都绕着走。
但它抓耗子是一把好手,刘大娘也就由着它这霸王性子。
虎子踱进堂屋,碧绿的眼睛扫视一圈,最终目光定在陌生知青身上。它喉咙里发出一声低沉的,警告似的呼噜,脊背的毛微微炸起。
刘大娘见状,忙压低声音呵斥:“虎子、别闹!回你窝去,小任同志在写信呢!”
虎子没动,仍死盯着他。
但过了几秒,它炸起的背毛竟慢慢平复下去,喉咙里的呼噜声消失,它试探性地往前走了两步,直到任映真脚边,似乎嗅着什么。
它绕着任映真脚边转了两圈,然后在刘大娘目瞪口呆的注视下,跳上了任映真坐着的那条长凳,挨着他腿侧蜷缩着趴了下来,还把尾巴搭在人家大腿上,发出一种近乎讨好的咕噜咕噜声。
“刘大娘,它怎么一直响?”
刘大娘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哭笑不得于虎子这傻猫媚眼抛给瞎子看,小任知青八成是没养过猫。
“哎哟!”她叫道:“虎子是不是中邪了?!平时生人想伸手都得被它挠个花,咋跟小任同志这么亲?”
任映真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