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王朝1627

关灯
护眼
第111章 父母唯其疾之忧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111章父母唯其疾之忧

乾清宫内,落针可闻。

殿中唯一的声音,是几声齐心孝压抑不住的闷咳,咳得人心头发慌。

御座之上,朱由检的目光平静地扫过殿中众人。

王祚远皱着眉头,脸上怒气冲冲。

黄立极面无表情,肩背绷紧。

李国普欲言又止,其他日讲官更是神色紧张。

应该不是故意的试探。

朱由检在心里摇了摇头,他也想不明白,用这种近乎自毁前程的方式是想试探出什么。

总不能是想用风寒、肺炎来刺王杀驾吧这手段未免也太曲折离谱了些。

想到这里,朱由检甚至不着痕迹地往后挪了挪,离得远了些。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地上那个身影上。

很年轻,一身青色官袍浆洗得干干净净,看品级,应只是个编修或检讨。

朱由检的眼神微微一凝。

从那人趴伏的领口处,他看到了一截内衬的衣,衣领处是细密的毛球。

看起来是个切切实实的穷翰林啊。

列文虎克地扫描了一番后,朱由检心中顿时有了计较。

他收回思绪,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寂,声音平缓地响起。

“他叫什么名字”

王祚远心中一颤。

他先前虽然厉声呵斥,却独独不点出姓名,就是存着转圜的余地,想将此事模糊过去。

可皇帝既然亲自发问,便再无侥幸。

他艰难地躬身回道:“回陛下,此乃翰林院编修齐心孝,天启二年登科进士。”

“齐心孝……”朱由检点点头,语气温和,“齐爱卿,抬起头来。”

齐心孝身子一僵,缓缓抬头,却不敢直视天颜,只将目光落在皇帝的膝前。

“朕观你衣着简朴,可是昨夜入秋大风,不慎受了寒”

皇帝温和的问话,让齐心孝几乎以为是幻觉。

他伏在地上,不敢抬头,只是颤声回答道:“陛下圣明……臣……咳……昨夜温书稍晚,确是有些受寒。”

他可不敢说什么只买了半晚的炭,结果早早烧完,冻了后半夜的事。

这一说,等下陛下问起朝廷的柴薪银,那又要怎么回

等会说不定,勾连到三大工捐俸、先帝等事上面去,就更可怕了。

朱由检笑了笑,说道:“所谓礼仪,在心不在行。齐爱卿身体不适,仍坚持前来日讲,足见其心之诚。如此一时失态,终究并非本意,何必轻言责罚。”

他转头对侍立一旁的高时明道:“高伴伴。”

“奴婢在。”

“带齐爱卿先去偏殿歇息,温一壶蜜水,让他缓一缓。”

“再传个话给太医院,让院使派个妥当的御医去瞧瞧,开个方子,药材都从宫中内帑出。”

齐心孝如闻天籁,整个人都懵了,只是凭着本能叩首谢恩:“臣……谢陛下天恩浩荡!”

朱由检又问道:“王学士,今日齐爱卿可需主讲”

王祚远连忙回道:“回陛下,齐编修所讲乃是《论语为政》篇,按序,当在讲完《中庸》之后。”

“那便好。”朱由检点点头,“时间还充裕。就让齐爱卿好生休养些时日吧,《为政》那篇不急,等他身子大好了,朕再听他讲。”

这番话,是敲定了他的前程了,免得因为这事丢了日讲官的职责。

齐心孝刚刚从惊恐中挣扎出来的神思,瞬间被巨大的感激所淹没,他重重一个头磕在冰冷的金砖上,声音已带上了哭腔:“陛下圣恩,臣……臣万死难报!”

殿中其余臣子,此刻也齐齐下拜,由衷赞道:“陛下圣德宽仁,臣等钦服。”

朱由检摆了摆手:“都起来吧,先让他下去。朕的《大学》,可还没背完呢。”

……

齐心孝跟着一名小太监,浑浑噩噩地来到西厢房坐下。

他脑中一片空白,手脚都还是冰凉的。

不多时,便有另一名小太监捧来一杯温热的蜜水。

齐心孝双手接过,那股暖意顺着指尖一直传到心里,他小口喝下,喉间的干痒和身体的寒意顿时缓解了不少。

引路的小太监轻声道:“齐编修可好些了若是舒服了,便可出宫去了。太医院那边,高公公已经打过招呼,您直接过去便是。”

齐心孝连忙起身拱手:“有劳公公。”

一路迷迷糊糊地走出文华殿,穿过长长的宫道,直到踏出承天门的那一刻,齐心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