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王朝1627

关灯
护眼
第126章 你还记得,朕说过什麽吗!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功,连忙躬身道:“皆赖陛下指点,奴婢不过是奉旨行事,不敢言功。”

朱由检摇了摇头。

“方法是方法,做事是做事。朕也给了郑之惠预算之法,他又是如何回报朕的?”

刘若愚的法子,除了常规的宫规宣导丶严肃宫纪以外,说白了就两个:“举告有赏”,“每月座谈”。

举告一事本来定的是赏银。

朱由检看完觉得不太对。

只是给钱,这事情很难形成真正的风浪。

无他,一顿饱还是顿顿饱,谁都明白,再考虑其后面临的排斥丶迫害,每个小太监心里都拧得清。

打回去后,刘若愚第二版方案就改正了。

把赏银改成了赏前途。

“凡举告者,不赏银,直入内书堂读书,另立名册,升迁优先。”

直接将举告者从原环境剥离,并提供了更有吸引力的奖赏,这就大不一样了。

至于每月座谈这个法子,就完全是朱由检给的方案了。

每个月,挑选关键职位的太监,隔离谈话,或是闲聊,或是问询,或是索要举告。

把囚徒困境和360环评结合到一起,一谈一个准。

……

朱由检又鼓励表扬了几句,就开始交代后续工作。

“稍后,郑之惠交代的行贿人员名单,你整理好。”他看着刘若愚,“顺便,把你查出来的泄露宫密的名单,也一并整理出来。”

“奴婢遵旨。”

朱由检又看向曹化淳。

“刘若愚只负责监察,最后的奖惩,交给你来办。”

曹化淳心头一凛,躬身听令。

“贪腐的,一律扔去惜薪司。”

“至于泄露宫密的……”朱由检的声音顿了顿,似乎在权衡着什麽。

殿内的空气仿佛又凝固了起来。

片刻之后,他似乎下定了决心,放弃了不教而诛的想法。

“这一批查出来的,全部驱逐出宫。”

他的声音变得冰冷,带着不容置疑的杀意。

“但你传话下去,自今日之后,再查出来,不分泄露事项等级……”

朱由检咬了咬牙,一字一句道:

“全部处死!一个不留!”

“奴婢遵旨!”

曹化淳和刘若愚心中剧震,齐声应是,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在这个时代,朱由检能对大部分行为都抱以一个现代人的宽容。

唯独涉及自身安全之事,他只会施加最残酷的举措。

安全这件事,一点妥协的馀地都没有!

……

事情聊到这里,今天内宫的人事丶财税丶监察三事就算是全部定完了。

整个第一期内宫的整改工作会持续到正月。

等明年朱由检改元永昌的第一天。

宫中应该能多出来一些识字丶识算术的好手——具体是五百丶一千丶两千,目前还不确定,得看教育效率。

惜薪司淘汰下去的数千太监,也会逐步积累怨气,等待释放的窗口。

十库财税清查能节约多少钱,尚不分明,但十几二十万两应该是有的。

宫中泄密丶贪腐的风气应该也会略微改善,至于能改到什麽程度,那就得看能不能持之以恒了。

最关键的是,这里面的人事丶财税丶监察里的一些东西,本身就是他在为外廷改革做提前的试点。

凡是验证通过的方法,制度,正好搬到外廷去用。

紫禁城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小国家,却又不如真正的国家那麽复杂因素,刚好用来做一个简化版的试验田。

外廷的官儿们,以为表格丶事项丶经世公文就是一切了麽?

朱由检内心邪恶一笑。

太天真了,大明牛马们!

——

附上,内廷收入表格清单如下:

这是万历六年的,天启的我找不到,但相差应该不会太大,这个实物税明朝皇帝一直不松口的,只会多不会少。

除了崇祯刚登基就免了江南织造上贡……

鉴于有些朋友说他的手机看不到正文图片,我会在彩蛋章再放一次。但一般这种和正文关联密切的,还是放正文比较合适。

这个关于图片的说明比较重要,放到正文里特地说一次,后续不说了。

本章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