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菜田里眺望而去,不仅菜农翘首以盼,易龙也把摇篮里的豆豆带了出去,一黑一白两只狗也趴在旁边的畦面上。
全都齐了。
陈家志笑了笑,回家拿了相机,安装上彩色胶卷,又揣了一卷在兜里,便往菜田里走去,在田埂上时便高喊道:“拍照喽~”
“都快过来!”
在哪拍呢,菜田里肯定要来一张,陈家志便到了长势最好的1-9和1-10中间。
浅绿和蓝绿色的菜心芥作背景,一起来张大合照。
陈家志到位置后,四面八方的人也陆续到齐了,一个一个的都穿得挺周正。
“都站好哈,我喊一二三,你们一起喊茄子。”
“家志,为什么要喊茄子?”
“老李,哪来的那么多为什么,让你喊你就喊。”
“我喊黄瓜不行吗?”
“……”
折腾了片刻后,第一张大合影才拍好。
泥土、青菜和阳光,以及一群朴实的菜农,就是缺了他,整体颜值水平差点意思。
便又让易龙过来帮着拍了一张,看了下,这下就对味了。
随后便是单独拍了。
陈家志也没吝啬胶卷,每对夫妻都拍了两张,先拍好的就抓紧去收菜。
今天的收菜任务也很重。
轮到敖德海时,他请求多拍两张照片,好寄回去拉人来。
陈家志同意了,便让他在轻卡车边上,和住宿的房前院子里多拍了两张,打算后面再拍一张集体看电视的,一起寄回去。
等拍完,陈家志一张张看过去,大多数时候都全带着笑容,展现出了最好的一面。
只有一两张里个别人表情管理失败。
其中就有易定干,陈家志决定这张也要保存下来,以后老了再发个微信朋友圈,那就是妥妥的黑历史呀!
天逐渐变成了灰色。
一份份喜悦又化作了劳作的动力,菜农们躬腰收菜,偶尔一抬头就是满足的笑容。
陈家志和易龙也带着豆豆回了家里,给易龙放了电视,陈家志便又开车去买冰块。
等回来时,就彻底天黑了。
一个个乒乓球大小的灯光,就像萤火虫一样在菜田里飘来飘去。
时而还能听到大笑声。
带着临时工凿好了冰块,陈家志也去了菜田里,走近了才听清众人的谈论。
有人在讨论中午的武打片多好看,有人在说晚上的照相也不错,还有在讨论过两天放假去哪里玩。
一个说想去城里,一个说就留在家里看电视。
还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