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94:菜农逆袭

关灯
护眼
第90章 交通中断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这次的暴雨比不上5月末,没有那么持久。

但有年轻人的猛劲。

一下子就把事情办到位。

不到半小时,菜田里水沟水位就开始溢出,眼看着要漫上畦面,却突然泄了。

雨小了。

水位又开始迅速降低。

但陈家志知道这场雨远没有看上去这么简单。

夏天的暴雨难测。

他们这里雨小了,不代表其它地方雨停了,北江溃堤是今年很轰动的一件大事。

他不会记错的。

除了今天下雨,后面几天应该都还有雨。

时间还早,陈家志带着人又去收了下尾,干脆停止了收菜。

“等明天来吧,这暴雨一下,指不定哪些地方遭灾了。”

敖德海默默的挑起一挑菜往回走,他一直在跟着陈家志学。

但这本事谁学得会啊!

说下雨就下雨,比收音机里的天气预报还要精准。

其实除了玄学,里面也有经验。

前世经历了很多次蔬菜烂市,天天就指望着别人那里下暴雨下冰雹,结果往往落到自己头上,就很凄凉

飘着小雨,但闷热并没有散去,凌晨装菜时依然汗如雨滴。

陈家志的菜依然‘不多’,只是相对他地里的菜不多。

如果陈家志和易定干三人说自己菜少,大概就相当于他端着满满一洗脸盆干饭,对只有一碗干饭的易定干说自己没胃口。

有点欠揍。

易定干也起床装菜了。

习惯性的看了眼陈家志的菜,又收回目光,心里好受了不少。

他们几人这两天菜也逐渐出来了,今天都多收了一些。

三人在这段时间,也陆续增加了遮阳网,所以暴雨会对他们有影响,但影响在减小。

这就是三人的老道之处。

只要是被证明有用的设施和技术,三人都会慢慢接受。

装好了菜,易定干看着还在忙活的陈家志,说:“我们先走了,等你来追我们。”

陈家志挥了挥手:“分分钟追上你们。”

三人走后,

又过了十几分钟,陈家志才把菜装好,菜装得比较松。

“家志,路上慢点。”

“嗯,你早点回去休息。”

一路上都飘着小雨,原厂时风三轮是没有顶棚的,但陈家志弄了张塑料布搭成流动帐篷。

有点抽象。

但很管用。

雨水淋不到身上。

没过多久,他就追上了雨夜中排成小队的三人。

相视一笑,陈家志就把三人甩在了身后。

到市场时还很早,不到一点,市场里很空旷,陈家志特意骑着车转了一圈。

各大档口来菜都还很少,也没多少货车在卸菜。

但也有人一档口的菜。

比如说6号档口,陈家志没有台秤时多次找他借秤借板车,每次有空时,都会和他聊多囤点冬瓜南瓜,耐储藏,而6号档口也有这两种蔬菜的货源,早早就囤满了。

这个时间点对采购稍早。

但对卖菜人来说就不早了,他看到有档口老板焦急的在等待。

顿时心里就有数了。

肯定在路上耽搁了。

昨晚的雨发挥作用了。

回到常待的摊位后,陈家志也开始卸菜,普通菜心和苋菜各卸了两筐摆在前面。

其它的放在车上。

丝瓜和苦瓜数量少,已经被张姐这种小摊贩长期预订了。

精品菜心还是只有和尚、老吴和陈泽三个客户。

其实端午节后三四天里,市场热度在下降,陈家志一度以为会丢失陈泽这个客户。

毕竟他在这个市场基本只拿菜心,其他菜都在另外的市场拿,很不方便。

但没有。

陈泽每天早上坚持来一趟。

陈家志才卸完车,准备坐三轮车歇一会儿时,陈泽就开着面包车来了。

“陈老板,装菜,装菜,我赶时间。”

陈泽停下车,打开面包车侧门,从车上拿下两个空竹筐,陈家志也端了一筐上车。

放好后,两人又将剩下两筐菜抬了上去,陈泽又坐上了驾驶位,摸出钱。

“来,给你,310元。”

然后又点火走人。

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

100斤精品菜心,20斤苋菜,310元,陈家志犹豫了下,最终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