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94:菜农逆袭

关灯
护眼
第118章 小弟出息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上陈家志,小少爷干农活闹出了不少笑话

他也怕被拖累。

陈家英虽然也各种嫌弃抱怨骂人,但毕竟是亲姐弟,对两老也不可能不管不顾

而如今呢,

小少爷似乎靠种菜发了家

这踏马说出去谁信呐!

如果有人回村里说陈家志靠种地发了家,薛军想不出那是什么场面,应该没人信吧。

但他现在信了。

这三轮车、这钞票、这发工资的场景都摆在这里呢,没法不信啊!

小少爷没靠考学翻身,靠种地翻身了。

和陈家英、薛军相比,易龙就单纯多了,看着那一张张钞票两眼都在放光。

那能买多少吃的

一个个发完工资奖金,领到钱的人感觉都很不错。

陈家志观察了会儿几人表情,才出来说道:“感谢各位六月份的付出,七月份给大家涨了基础工资,一天12元,提成照旧,就不单独发高温补贴了。”

“好!”

“谢谢陈老板!”

众人又欢呼了起来,脸上的高兴劲儿更是藏不住了。

陈家志又说:“赶紧回去吧,洗个澡,换身衣服,等会儿出去吃饭。”

“行。”

“陈老板,能喝两杯不”

“可以,适量就行。”

人群这才乐呵呵散去,陈家志又回头,其余人也都还在看着他。

“还愣着干嘛,收拾收拾,洗个澡,换身衣服就出发了。”

易定干说:“家志,去东乡码头吃吧,近一点,去吃河鲜也挺不错的。”

南浦岛四面环水,前些年桥很少,但有很多渡口和码头,在他们菜场西边就有一东乡渡口,附近有家饭店,主要以渔民捕捞的河鲜为食材。

只是如今珠江污染渐趋严重。

陈家志摇了摇头:“算了,去桔树丽江园附近找吧,骑车或者坐公交车去都行,我先过去把菜点了,等会你易哥你带人来。”

“好,反正你做东,听你的。”

“永锋,等会儿你通知德海。”

“要得!”

陈家志回家拿了1000块钱,便推出自行车准备出发。

“舅,我和你一起去吧。”

“你就一点不累”

“累啥累啊。”易龙已经不客气的坐上了车,“老汉儿,我和舅舅一起出去了哈。”

“要得,让你舅先给你弄点吃的垫垫肚子。”

坐火车很累,其实该让他们多休息会儿,但家里条件确实有限,好在三人都不晕车,易龙更是神采奕奕,一路上问个不停。

在他的心中,只知道父母在城,但城又只是一个虚无的概念,即使听人细致的描述过,它也是灰暗的,就像以后的地图足迹一样,只有当你去了那个地方、真切的到了那里,它才会充实起来,被点亮,变成一个立体的真实的地方。

这也是易龙首次远行,首次走出偏僻的小山村。

城在他脑海里开始活了过来,这里有高楼大厦,有大江大河,有车水马龙

他也知道了父母工作的菜场是什么样的。

他内心很激动,对一切都充满好奇。

这时的易龙很瘦,轻飘飘的,陈家志自行车蹬得很快,偶尔也会感慨时间真是会改变一个人。

易龙还保留有村里孩子的质朴,虽然不多,但有

同时又能言善道,老家孩子多,吃的少,又打不过上面几个哥哥姐姐,所以充满了狡黠,但应该不懒得。

之所以后面会变化那么多,全是二姐和易哥惯出来的。

易龙一辈子比易哥风流多了,结了四五次婚,俩女儿都要成人了,还找了个英语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给他生了个儿子

“怎么就不读书了呢”

“和你学的啊,舅舅,你说的,饭都吃不饱,还读个锤子书,然后我就不去读了,往外公家里跑”

“……”

这还真是他教的,他读高中那几年,家里确实难

也就这两年,老爹到年龄了,单位开始给他发钱,才稍微好点。

“还是要多学点东西。”

“舅舅,我想和你学挣钱”

“行啊,很辛苦的。”

“我不怕苦。”

十三岁,小学没毕业,能做什么呢

其实也能当个小小菜农了,只是易哥和二姐不舍得。

后面一年里,李明坤等人也陆续都把子女带了出来,全踏马十二三岁小学毕业,或者初中读一两年就跑。<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