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79我的年代生活

关灯
护眼
第144章 见老丈人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正绩工程”

宁卫东抿了抿唇道:“也可以这么说,不管是不是正绩工程,只要能给群众带来切实的好处,对当地的发展有益处,也未尝不可。”

赵父哈哈一笑,转又问道:“那你觉得这个标杆项目应该从什么方面着手”

宁卫东明白,赵父这是不想让他大而化之的糊弄过去。

想了想道:“若是我的话……我会搞乡镇企业。”

赵父微微诧异:“哦具体说说。”

宁卫东道:“赵伯伯,立春大哥,我是这么想的。以立春大哥的背景和能力,要想搞成一个项目不难,难的是如何减少阻力,如何确保日后没有副作用。”

说到这里,赵父和赵立春都点头表示认同。

宁卫东继续道:“现在的形势虽然变了,但有些事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我们轻易不能过线。”

宁卫东瞅了赵立春一眼:“至少我们不能是冲锋陷阵的第一个人,那样的人成了虽然是先登之功,但更大概率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

“不敢为天下先”赵父应了一声,却对宁卫东这种说法并没有表现出特别明确的立场倾向。

宁卫东也不在意,继续道:“根据现在的形势,我们的东南沿海地区接收来自西方的资本和技术转移是必然的,也是我们未来几十年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赵立春眼睛一亮,明显宁卫东的观点与他一致。

宁卫东道:“不过这个进程肯定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我们过去几十年的宣传,让人们有许多根深蒂固的思想,想要打破这些思想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

赵父道:“这就是你没有主张直接接收外资,而是搞乡镇企业的原因”

宁卫东明确道:“是,直接吸收外资固然立竿见影,但现在是79年,还是为时尚早,会有很多隐患。”

赵立春皱眉道:“为时尚早那你认为什么时候时机合适”

“至少十年!”宁卫东啧了啧舌头:“甚至不止,治大国如烹小鲜,许多事情急不得,赵伯伯,您说呢”

赵父哈哈笑道:“你这个小同志,年龄不大,口气不小。”

宁卫东嘿嘿道:“这不是自家人说话嘛在外边我可不敢乱说。”

赵父赞了一声“好”。

赵立春则低头思忖起来。

实际上他之前的想法就是直接引入外资,他有这个资源,有这个背景,只要带钱去,说话自然硬气。

只是听宁卫东这意思,明显跟他路子不同。

赵父又道:“再说说,为什么是乡镇企业”

宁卫东道:“首先就是所有制问题,乡镇企业由村镇集体和生产队牵头,性质上属于集体企业,正治上没有任何风险。其二,就是乡镇本身就有现成的生产资料,大队的房子直接能当厂房用。其三,就是用人几乎免费,在建厂初期,利用农闲期,把劳动计入工分……”

宁卫东吧啦吧啦,说了一连串乡镇企业的好处,把赵立春听的一愣一愣。

这些东西他原先真么考虑过。

要按宁卫东的说法,只要把盘子直起来,以他的人脉背景,稍微争取一些资源,搞一个标杆性的规模企业完全没什么难度。

而一个上规模的企业,形成的正绩足够支撑他站稳脚跟,甚至是更进一步了。

更主要的是,相比直接引入外资落地,搞乡镇企业在正治上完全没有风险。

在一旁,虽然全程没有插嘴,但赵如意能听明白,也能看得出来,她爸心情不错,对宁卫东的表现十分满意。

赵如意不由得美滋滋。

刚才她去大院门口接宁卫东,心里还七上八下的,捏了一把汗。

生怕他爸看不上宁卫东,反正她是认准这个男人了。

倒是没想到,宁卫东的表现比她预想中最好的结果还强。

甚至隐隐把她大哥都比下去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