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讲烛影斧声,赵光义你哭什么?

关灯
护眼
第50章 亲兄弟比不上亲父子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赵普愣了愣,心中掀起波澜。

    一时间,只觉得自己像是听错了话。

    立二皇子赵德昭为太子的事,自己前些年,不止一次的和官家说过。

    不仅是为了通过这事打压晋王,把这个老对头给按死,让其再不能成为威胁。

    也是真觉得,大宋需要立下皇储了。

    随着官家登基,杯酒释兵权,又进行改制,把地方节度使的军权,财权,以及官员任免等权力,逐渐的收归朝廷,握在手中。

    又将南平,武平,后蜀,南汉这些也给灭掉,天下出现一统的趋势。

    很难再出现前五代那乱纷纷的局面。

    到了此时,也确实该立下太子了。

    如此才能安社稷,定人心。

    可以,官家一直不曾同意,在立皇储之事上犹豫不决。

    结果此时来到万岁殿,只剩下自己两人时,官家第一句话问的便是这个!

    话说,这事原本赵普也不会觉得意外。

    他虽远在河阳,对于京师这边的事知道的不多。

    但领了诏书之后,也从前来送诏书之人口中,以及回到京师之后迅速的打听,知道了最近发生的大事。

    比如二皇子赵德昭,首次取代赵光义,迎接李煜。

    比如官家准备迁都西京,却被晋王赵光义,带着人硬生生的给顶了下来,没让这事儿施行。

    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官家才突然间将自己召回,再度拜相。

    那官家的用意,便再明显不过了。

    就是觉得晋王的势力太大了,别人都没法和晋王相抗。

    所以便将自己这个晋王的头号劲敌给召回来,接着和赵光义打擂台。

    官家是不是有意立二皇子赵德昭为太子这事儿,他也同样有所考虑。

    并觉得极大可能为真。

    亲兄弟也比不过亲父子,以往社稷不稳,二皇子年幼,且赵光义这家伙一向隐藏的很好,在官家跟前从不忤逆。

    为防止发生后周之事,所以官家需要晋王这么一个人,以防万一。

    可现在二皇子越来越年长了,江山也愈发稳固,没有了倾覆之忧。

    那在这种情况下,又如何会不想着给亲儿子铺路呢?

    之所以猜到了这些,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这个时候听到官家问起自己这个,却显得意外,也是有原因的。

    刚来到汴梁,他就听说了晋王妃去世,以及赵光义当众痛哭,说出来的那些话,以及安葬了晋王妃之后,又到其爹娘坟前哭到晕厥,至今卧床的事儿。

    对此,赵普除了对赵光义心中大骂之外,也知道自己这次回京拜相之后,不能再向赵光义展开畅快淋漓的战斗了。

    最起码一年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