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关灯
护眼
第414章 医理畅谈惊老叟,机缘巧获入端木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觉得他医术高明,此刻见他不仅治病救人,还对穷苦人这般体恤,更是赞不绝口:

“这位先生真是仁心啊!不仅医术好,心肠更好!”

“是啊是啊,比那些只认银子的大夫强多了!”

“仁心堂要是多些这样的大夫,才配得上‘仁心’二字!”

……

夸赞声此起彼伏,那老妇人捧着银子,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一旁抱着男孩的少妇也红了眼眶,看向吴天翊的眼神里满是感激与敬重,若不是怀里抱着孩子,怕是也要跟着跪下磕头。

柳鹤年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那是汗颜不已,对吴天翊的敬佩又深了几分——这般医术与德行兼备的人,难怪能有这般本事。

交代完这些,吴天翊才转头看向仍站在一旁的柳鹤年,脸上带着几分温和却不容置疑的神色说道:“柳老,不知可否借贵堂一间净室,让老夫的病人还有这对母女洗漱更衣?孩子身子弱,总穿着脏衣怕是不利于恢复。”

“自然!自然!”柳鹤年忙不迭应下,生怕慢了半分,当即喊来伙计:“快!把后院那间朝阳的净室收拾出来,再备些热水!”

吩咐完,他又对着吴天翊躬了躬身,语气带着几分惴惴不安:“先生一路辛苦,不如随老夫去内堂歇息片刻,喝碗热茶?”

吴天翊这才慢条斯理地点头应允,跟着柳鹤年往后堂走去。刚走两步,他又转身看向那对母女,语气温和地叮嘱:“洗漱更衣后便在净室歇息,药好了会有人送过去,不必担心!”

那少妇和老妇人闻言,眼圈瞬间又红了,对着吴天翊连连躬身道谢,看向他的眼神里满是感激与敬重——眼前这位“老郎中”不仅救了他们的命,还这般细致周到,连衣食住行都替他们考虑到,这般仁心,比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夫不知好上多少倍。

吴天翊看自己目的已然达到,便不再多言,对着母女俩微微颔首示意后,便跟着柳鹤年往后堂走去。

穿过前堂的药柜,后堂是一间雅致的厅堂,案几上摆着医书与笔墨,墙角还放着一盆青翠的兰草,倒比前堂多了几分清幽。

柳鹤年连忙将吴天翊让到主座,又转身吩咐身边的药童:“快,去煮一碗上好茶汤过来,仔细着点,莫要怠慢了先生!”

药童应声快步退下,柳鹤年才在吴天翊对面坐下,脸上带着几分拘谨与急切,客套了好一会儿,才搓着手尴尬地开口:“先生,方才观您施针与开方,实在精妙……不知您方才辩证那孩童之症,是如何断定他是‘风寒夹瘀’而非单纯的‘风寒入肺’?”

他支吾了半天又继续问道“还有那药方中桑白皮与麦冬的配伍,老夫实在参不透其中玄机,想向您请教一二。”

吴天翊端起刚送来的茶盏,浅啜一口,也不藏私,缓缓道来:“那孩童虽以咳喘为主症,但唇泛青、脉涩滞,此乃‘瘀阻肺络’之兆,若只以风寒论治,恐难除病根。”

“桑白皮清肺利水,减桔梗用量是为防其宣散太过耗气;麦冬滋阴,看似与石膏清热相悖,实则能防热邪伤津,令肺气得润而咳喘自平——治病需辨‘标本兼治’,不可只看表面症状。”

说着,他还将前世所学的“辨证论治”“整体调理”等中医理念,结合实例粗浅道来,听得柳鹤年频频点头,眼中满是惊叹,只觉自己行医数十年,竟从未想过这般治病思路,当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两人聊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柳鹤年突然一拍大腿,像是想起什么要紧事,凑近几分说道:“先生,老夫有一事相求!大乾端木家您可知晓?他家二小姐染了‘胸痹心痛’之症半载有余,遍请名医都束手无策,近日还贴了求医告示,悬赏银三千两。”

“老夫前几日也去瞧过,那脉象紊乱、胸痛彻背,实在是疑难之症,老夫苦思冥想也没找到对症之法……您医术如此高超,不知可否随老夫去端木府一趟,给二小姐瞧瞧?”

吴天翊心中暗喜,面上却装作一副沉吟模样——他正愁没机会接近端木府,柳鹤年这一提议,简直是“瞌睡送来了枕头”,有这老大夫代为引荐,可比自己贸然递帖方便多了。

他故意皱了皱眉,语气带着几分犹豫:“嗯,老夫略有耳闻,只是端木家乃名门望族,而老夫是个游医,贸然前往,怕是会唐突了人家……”

柳鹤年见状,连忙劝道:“先生多虑了!您有这般医术,何惧身份?再说有老夫在旁引荐,端木家定然欢迎!”

他再三恳请,语气满是恳切,生怕吴天翊不肯答应。

吴天翊见时机差不多了,才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