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府这边,比其他地方要热闹多了。一个大厅里面坐着李威丶李武丶杨震岳丶杨翊骅丶杨翊骝,旁边还站着李云璋丶李云璜丶李云玦丶杨钺铮和杨钺锟。
李威让李云璜和李云玦说了今天发生的事情,然后又让李武将虎苑的经过都详细说了一遍。
李威很快得出了几个结论,今天一共有三个局。
第一个局是皇帝做的杀云璜和云玦的局。镇北侯是真想杀李云玦,陆楣是真想杀李云璜。这个局中,忠勇侯被瞒住了。
李威心想,皇帝可真够胆。《孙子兵法·谋攻篇》的原文:「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一个镇北侯府,一个孤身的陆楣,要对一个英国公府和一个襄城伯府,也不知道皇帝哪里来的勇气?
这个局中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一直让人看不清楚的永昌伯卫定方,在对英国公府的问题上是友军。根据马驫的报告,卫定方是在第二支袖箭发出的时候,射出的箭,打掉了袖箭。他在射箭前,已经看到了第一支袖箭。
值得玩味的是,他压制了马驫去杀陆楣。兴许是他不想得罪皇帝,保持中立。兴许也有其他原因。
第二,第二个局便是猛虎出,北狄入的局。这个局应该一开始是冲皇帝来的,李威看的清楚,他隐在襄城伯身后,一开始北狄的弩箭是指着皇帝的,突然看到了他,才箭指了他。
这个局绝对不会是皇帝做了要杀李威的。
因为关于虎苑的猛虎,皇帝的忌惮不是演的。初八日陆楣跟着李武去查虎苑时候,查的无比仔细。
而且,这个局和良国公府没关系。若非良国公发出的玄铁珠,李威今天可能就死了。襄城伯杨震岳藏的玄铁珠,正在李威手上把玩。
进而,不管良国公是什麽立场,在对英国公府的问题上,他是友军。
第三,第三个局是有人用白羽箭杀皇帝。李威不知道这个局谁做的。因为能做这个局的太多了,甚至他想到了太子和二皇子。
想到这个局时候,李威突然就想到了邓修翼。邓修翼不太好动,就放在了离开晾鹰台最近的西宫。李威吩咐李武等皇帝次日走后,就派人把邓修翼接出了西宫,安置过来。
李威很怕南苑的人怠慢邓修翼。因为他知道邓修翼不是想替皇帝挡箭,他是想为李威挡那个弩箭的。
陆楣的那个袖箭,现在应该知道的人不少。一共三支,永昌伯拿走一支,忠勇侯也拿走一支,还有一支在英国公府。这忠勇侯和永昌伯各拿走一支,且不跟皇帝报告,其中肯定有问题。
大家听完李威的分析,都觉得有道理,都松了一口气。是夜所有人都留在了英国公府处,因为大家怕晚上还有人有行动。不过却一夜好眠。
这一晚,唯一没睡着的便是李威。在李威看来,正是皇帝下令陆楣击杀李云璜。他不知道其实皇帝认为太子后人是李云玦,陆楣本是擅自行动。
所以,他以为皇帝已经知道太子后人就是李云璜了,那就躲不过了。
如何才能在皇帝已经瞄准情况下,让云璜脱身呢?又如何才能同时保住英国公府呢?李威还真不知道该怎麽办。
这时他突然更加理解李云苏的急切了。不知道他的苏苏小丫头在家做什麽呢?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