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同我仰春

关灯
护眼
第六四章 襄城伯薨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sp;   十八日下午,朱庸替皇帝宣口谕给内阁,要求内阁阻拦叩阙众人。

    十九日,四十馀人在天顺门叩阙,次辅袁罡强撑前往,同行还有都察院左都御史王昙望丶户部尚书范济弘丶兵部尚书姜白石。众人围住重臣们,请重臣们一起叩阙,袁罡劝说中竟至昏厥。

    二十日,皇帝继续罢朝,并令锦衣卫驱赶,朝臣和锦衣卫之间发生冲突,推搡之中有朝臣被锦衣卫打倒。于是有人高呼「英国公府事重现,锦衣卫杀人!」

    传闻至皇帝处,皇帝暴怒!下旨廷杖带头叩阙的六科给事中张德元丶李永平丶邓国第等。陆楣带着锦衣卫到现场执行,被朝臣大骂奸佞害忠,陆楣竟将兵科给事中邓国第活活打死。

    二十一日,叩阙之人变少。皇帝下令袁罡丶王昙望继续前往劝说。左顺门前,袁罡撑着病体前往,看到左顺门前各人老泪纵横,情不自已,向叩阙众人下跪,恳请为国储材,爱惜自身。众人嚎啕大哭。

    二十二日,左顺门前一片死寂,唯有邓国第的血迹仿佛仍在。

    二月十九日,礼部贡院外,考生议论声浪更甚,裴世宪姗姗来迟。

    拿到题目,裴世宪一看,《论勋贵持功骄横》丶《论北边军事防务》丶《论严茶马之易,绝奸宄之交》丶《论行量入为出之法》丶《论科道媚下迫上之弊》无一不暗讽英国公李威。绍绪帝竟是想借天下士子之口,将李威钉死在历史柱上。

    而人,就是这样一种动物。倘若一个事情他尚没有主意,则跟风随波。

    倘若一个事情经其思索,拿定主意,则遇到有人与其争论,他必将愈发顽固。

    经此春闱,凡持论攻讦李威者,此后皆为天子拥趸!

    越如此思考,裴世宪手越抖,好几个字都写错。好在这只是草稿,并非誊文。

    裴世宪索性丢开笔,在号间中来回踱步,让自己心绪宁静下来。

    倘若说真话,此科必当不中。倘若说假话,凭他的本事,不敢说连中三元,二甲应是十拿九稳。

    是昧心而为,还是捧心直送?

    他不由想到自己跟裴世衍说的话,羞愧自己亦是力不能逮。

    思来想去,他拿定主意,平复心绪,挥洒开来。

    二十一日,交卷出场时,裴世宪看到贡院路对面,有个士子在痛哭。仔细听去,是其父亲在痛斥他,不明形势。想来这个士子的文章可能为李威争辩,被父亲痛骂罢了。

    裴世宪叹了一口,上了马车直回家门。到家后,倒头就睡,这一睡,竟睡了整整一日半,恍若隔世。

    二月二十三日,都察院右都御史潘家年从河南回京,被皇帝召入宫中。

    二月二十四日,襄城伯杨震岳薨,讣闻朝廷。次辅袁罡疏通司礼监朱庸,转告皇帝。皇帝听闻脸上竟有一丝不宜察觉的笑容。口谕,遣次辅礼部尚书袁罡致祭,赠侯,谥勇毅,给棺椁丶明器及墓祭之典,命襄城伯世子杨翊骅承爵,允守制免朝。

    朱庸心知皇帝对于杨家多有忌惮,且表面功夫仍要显皇家恩宠,故想派张齐前往。

    没想到张齐以教坊司事务重多推诿,朱庸转念一想,确实教坊司那边还有李氏三女,便作罢。于是,邓修翼则被派此任前往。

    对此,邓修翼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喜的是,因为这个任务,他可以有更多机会出宫,他实在担心云苏在教坊司到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