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关灯
护眼
第 117 章 大赢家。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洛阳城下,当微风拂过灰黄的土路时,扬起一阵薄尘。

    此时,三名领口缀着二星金章的中将并排而立。

    可是,三人的站姿和神情,却形成一幅极具讽刺意味的画面。

    居中的是刘鼎山,他身着一套深灰色的军装,领口的两颗金星锃亮发光。

    站在他身旁左边的是51师师长谭道源,右边是四十八师师长徐源泉。(大小写,是为了区分中央军的派系。)

    此时的刘鼎山脸上尽是志得意满,是那么的意气风发。

    相比之下,其他两名中将面上的神情,似乎有些落寞、不甘和尴尬。

    三人身着军装的颜色各不同,也代表了三人各自的立场。

    刘鼎山的深灰色,是西北军的标配。

    而谭道源和徐源泉,则是分别身着灰蓝色和卡其色的军装。

    同属中央军序列的谭道源和徐源泉,从身上不同颜色的军装,也体现出两人不同的派系。

    灰蓝色,是延续自黄埔军校时期的苏式影响。

    1928年后,中央军开始逐步引进德式装备,军装颜色向卡其色过渡。

    但是,现在还没有全面推广,只有常老板的嫡系才可以优先配给。

    所以,从军装和待遇上就体现出,中央军内同样山头林立。

    三名中将齐聚洛阳城下,在这时代,也算是比较独特的景象了。

    虽然三人年纪相仿,可相比刘鼎山这个中将,谭道源和徐源泉的资历可比厚多了。

    谭道源,在北伐时便已是中将。

    徐源泉,在“狗肉将军”麾下时就已是少将,加入国民革命军后晋升中将。

    除了资历有些欠缺以外,刘鼎山这个西北军授予的中将军衔,跟两人相比,还显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可越是这样,越是让此刻的谭道源和徐源泉,感到羞愧和感慨。

    再怎么说,他们两位也算是南征北战的前辈了。

    而且,他们俩还都是上过军校的。

    可实在让两人难以接受的是,他们竟然栽在了刘鼎山这个军校都没上过的河南趟将手里。

    几天前,那场临时起意的突袭中,竟让刘鼎山意外俘虏了他们俩。

    本来,刘鼎山不过是抱着“贼不走空”的想法,想着出了胸中的闷气后再走。

    可没想到,刚好撞上了急于抢功的两人。

    遭遇骑兵突袭后,意识到根本挡不住骑兵的锋芒,两人在卫兵的掩护下,想要趁机逃离杨村。

    可是,最后还是成了刘鼎山的俘虏。

    这份羞耻感,像针一样扎在谭道源和徐源泉心头。

    他们脸上尽力维持着中将的威严,可眼神中,却难掩落寞与不甘。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