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黑太子

关灯
护眼
第164章: 蓟辽总督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来,皇太鸡再厉害也不可能让手下去海里挖壕沟,挖了也没什么用。

    二来,明朝援军无需担心半路被清军伏击,可从海上源源不断地直接入城。

    只要明军可以保证海上生命线的安全,除了冬季,清军就不可能围死任何一座沿海城池。

    城里有粮有兵,伤员能及时被运走,援兵随时都能到位,士气自然不会低落。

    即使冬季被围死,城里早就囤积了足够多的粮食,清军不怕冷,那就围着吧。

    辽西海域也就封冻三个月,开春之后,明军战舰又能在海面上驰骋自如,辫子们是瞪眼没辙。

    所以孙承宗的码防御战术只是下策,王在晋的增兵决战战术不是上策,也肯定比老孙头的强不少。

    假设每年辽饷须五百万两,用其中的一百两来招募和训练两万新兵,五年下来便可组建一支规模在十万上下的大军,如果可以节约用度的话,兵力还会更多。

    加上辽东原有的兵马,总兵力在十五万到二十万左右,“大清王师”胃口再大也不可能一口吃下这个重兵集团。

    实施如此战术的话,就完全不用担心在锦州以北地区损兵折将了,更不用将成箱的银子打水漂。

    既然单兵质量不行,解决之道就是拼命提高数量,用量变来催生质变,即使无法质变,多少也能抵消掉敌人的精兵优势。

    十万不行就二十万,二十万不行就五十万!

    幺鸡不信五十万堆过去,让王在晋指挥还能一下子崩了?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把“大清王师”拖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里,你不愿意来,我就沿海码防御,恶心死你!

    幺鸡的战术很简单,就是利用水师舰炮掩护,在沿海地区跟辫子们周旋,你绕道入关老子认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