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想什么呢?” 晨光端着热水走过来,递给林夕。
林夕接过热水,喝了一口,暖意从喉咙蔓延到胃里:“在想去年夏天画《银杏巷盛夏》的时候,那时候天气特别热,陈叔给我送酸梅汤,孩子们围着我看画画,特别开心。”
晨光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肩上:“我记得,那时候我还跟你说,别中暑了,早点回家。结果你非要把画完成,最后还是我把你拉回去的。”
林夕笑了笑,转过身,看着晨光:“如果不是你,我可能真的会中暑。谢谢你,一直陪着我。”
“傻丫头,跟我说什么谢谢。” 晨光摸了摸她的头,“你的梦想,就是我的梦想。能看着你把银杏巷的故事画出来,让更多人知道,我也很开心。”
雪团吃完猫粮,跳到沙发上,蜷缩成一团,很快就睡着了。林夕和晨光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的夜景,巷里的红灯笼还亮着,偶尔有晚归的邻居走过,脚步声很轻,生怕打扰到别人。
“对了,明天媒体会不会很多啊?” 林夕忽然问,有点担心。
晨光握住她的手,轻声说:“别担心,有我在呢。而且王涛已经把流程都安排好了,不会出什么问题的。你只要跟大家分享你创作的想法,分享银杏巷的故事就好。”
林夕点点头,靠在晨光的怀里:“嗯,我知道了。有你在,我就不紧张了。”
第二天一早,林夕被窗外的鸟鸣声吵醒。她睁开眼,看到晨光已经起床了,正在给雪团梳毛。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落在晨光身上,画面温暖得像一幅画。
“醒了?” 晨光抬头,笑着说,“张婶刚才打电话来,说粥已经煮好了,让我们过去吃。”
林夕连忙起床,穿上张婶给她缝的银杏叶外套,对着镜子照了照。浅棕色的外套很合身,领口的银杏叶刺绣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显得格外精致。雪团蹲在镜子旁,仰头看着她,像是在夸赞她好看。
“走吧,去张婶家吃粥。” 林夕笑着说,晨光拿起她的背包和雪团的猫包,跟在她身后。
张婶家的粥已经盛好了,放在桌上冒着热气。粥里放了红枣和桂圆,香甜软糯,一口下去,暖意从胃里蔓延到四肢。张婶还炒了几个小菜,有凉拌黄瓜、炒青菜,还有林夕爱吃的酱萝卜。
“多吃点,今天要跟很多人说话,消耗大。” 张婶不停地给林夕夹菜,林夕的碗很快就堆成了小山。
“张婶,您也吃啊。” 林夕连忙说,张婶笑着点头:“我吃着呢,你不用管我。”
吃完粥,李爷爷也来了,手里拿着一个卷轴,还有一个装着菊花茶的保温杯。“小夕,这是我给你写的字,你看看喜欢吗?” 李爷爷打开卷轴,上面写着 “巷暖情深” 四个大字,笔锋苍劲有力,旁边还有一行小字:“赠林夕小姐,贺画展之喜”。
“太好看了,李爷爷,谢谢您。” 林夕惊喜地说,李爷爷把卷轴递给她:“喜欢就好,我已经装裱好了,以后可以挂在你的画室里。”
陈老板也推着自行车来了,车筐里放着几个刚烤好的南瓜饼:“小夕,给你带的南瓜饼,路上饿了可以吃。” 他顿了顿,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今天要看着杂货店,不能去看你的画展,等周末一定带着家人去美术馆。”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