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忽悠朱标造反,老朱乐麻了

关灯
护眼
第128章 他们就欠刀架脖子上!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荐的人,只要他们有本事把兵练好,只要最终的调兵权,人事权牢牢握在你手中,又何妨呢?”

    朱标呆呆地听着,叶凡的话如同洪钟大吕,在他脑海中轰鸣回荡,冲击着他固有的认知。

    他之前一直陷入了一个误区。

    认为必须事必躬亲才能掌控军队。

    却忘了自己最大的优势所在——

    储君的天然合法性和所能调动的庞大资源。

    是啊。

    他何须去争一卒一吏的直接感恩?

    他只需要让所有人都明白,最终的恩威出自何处!

    兵权,归根结底,不在于谁训练,而在于谁能决定这支军队为谁而战,听谁的命令。

    他眼中的迷茫渐渐散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清明。

    仿佛一层遮蔽视线的薄纱被骤然揭开。

    他缓缓站起身,对着叶凡,郑重地躬身一礼,声音虽轻,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

    “学生……似乎明白了。”

    ……

    翌日清晨。

    武英殿侧殿。

    朱元璋正用着早膳。

    一碗小米粥,几碟咸菜,吃得简单却津津有味。

    他吃饭的架势带着股军营里的豪迈,呼噜噜喝粥的声音颇响。

    仿佛吃的不是清淡粥食,而是大块肉、大碗酒。

    毛骧如同影子般悄无声息地走近,垂手肃立在一旁。

    直到朱元璋将最后一口粥扒拉进嘴里,拿起布巾擦了擦嘴角,他才微微躬身,低声道:“陛下,昨夜东宫之事,已有详细回报。”

    “嗯,讲。”

    朱元璋往后靠在椅背上,手指习惯性地在桌面上敲了敲,目光落在毛骧身上。

    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毛骧便将蓝玉等人如何借酒闯入东宫,如何大骂刘伯温是“老匹夫”、“狗东西”,污言秽语不堪入耳。

    以及太子朱标如何先是隐忍不发,待众人气焰稍歇后,如何骤然发难,以“论亲是长辈,论朝是臣子”压住众人。

    继而厉声呵斥,点破他们走私盐铁,勾结边将的勾当。

    最后更是掷地有声地言明“孤是在救你们”、“此事绝无更改”的整个过程,原原本本,巨细无遗地复述了一遍。

    他语调平稳。

    但叙述间,自然勾勒出当时东宫内剑拔弩张,太子威势凛然的画面。

    朱元璋听着,脸上那惯常的沉静渐渐化开。

    嘴角开始不受控制地向上扬起。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