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凌乱的衣冠,对着叶凡,深深一揖到底,语气郑重无比!
“先生一席话,惊醒梦中人!”
“伯温……知道该如何做了!”
“多谢先生指点迷津,伯温告辞!”
说完,他不再有丝毫停留,转身大步离去。
步伐虽然依旧沉重,却比来时多了几分坚定和力量。
叶凡看着他消失在门外的背影,摇了摇头,重新拿起那本闲书,嘀咕了一句。
“这老刘,不逼他一把,他都不知道自己胆子能有多大……”
……
东宫,文华殿偏殿。
烛火通明,映照着朱标伏案疾书的身影。
他面前摊开着厚厚的名册和空白的奏本,眉头微蹙,神情专注而凝重。
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以及一种无声的紧张感。
组建三大营,绝非易事。
尤其是从那些根深蒂固的勋贵和藩王弟弟们手中抽调精锐,无异于虎口拔牙。
他手持朱笔,在一份名单上缓缓勾勒,笔尖沉重。
“神枢营……骑兵乃重中之重。”
他低声自语,目光落在燕王朱棣和魏国公徐达的名下。
北疆常年征战,与蒙古铁骑周旋,他们麾下的骑兵无疑是经验最丰富,战力最强的。
“就从四弟和徐伯伯这里,抽调两千精锐骑卒。”
“要最好的马,最善射的兵!”
他顿了顿,补充道,“告诉去传令的人,态度要恭敬,但旨意要明确,这是父皇和孤的定议,不容置疑。”
接着,他的笔移向了以汤和、蓝玉为首的淮西勋贵集团名单。
这些人,盘根错节!
既是朝廷柱石,也是他掌权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他眼神微冷:“五军营步卒,从永昌侯麾下各部抽调三千。”
“神机营……初期不需太多熟手,从他们各部再抽调一千五百名机灵沉稳的兵士,需家世清白,与各将门关联不深者优先。”
他知道,这每一步都是在触动这些人的核心利益。
必然会引来反弹!
但…势在必行。
写罢抽调兵员的章程,他又取过另一本空白的奏本,开始起草调派工部匠师的文书。
“着工部即刻遴选精通冶炼、铸造之良匠五十人,归东宫辖制,专司火器研制打造。”
“一应物料,由东宫支应,工部不得延误!!”
写到这里,他停下笔,沉吟片刻。
对侍立在侧的心腹太监沉声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