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备受瞩目”
。
玲玉不仅活着,更是一跃成为了此界唯一的魔仙!
这等成就,将她这个困于辟谷期的“天才”
衬托得无比可笑。
魔仙之境,已是半仙半魔的特殊存在,然于普通的仙魔纷争之上。
魔族因其强大的实力和潜力而对其客气有加,修仙界各大势力也因其无垢无暇、不染心魔的特质,以及那无法估量的未来成就,而将其奉为上宾,无人愿意与一位前途无量的魔仙结下仇怨。
随着苏月以魔仙之姿现身并揭露往事,整个修仙界对她的态度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无论是仙门弟子还是魔道修士,都普遍认为,若能有机会与这位独一无二的魔仙搭上关系,哪怕只是得到她一两句点拨,都可能对自身修行产生醍醐灌顶之效,甚至有望突破长久以来的瓶颈。
苏月行事愈高调张扬。
无论修仙界何处有热闹或风波生,人们总能现她的身影出现在现场,其存在感极强,仿佛刻意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苏月如今已完全褪去过去的低调或伪装,其鲜明的个性与强大的气场,让每一个见过她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她那如今处境狼狈、声名扫地的妹妹玲云。
两姐妹的境遇,成了众人私下议论的焦点。
在苏月的有意推动下,玲云小时候那些不堪的往事,包括她如何算计亲姐、抢夺机缘等具体细节,如今已在修仙界和魔界几乎人尽皆知。
这些传闻广泛流传。
苏月的存在本身,就像一面照妖镜,映照出玲云的一切卑劣与渺小。
玲云此刻的处境,可谓是内外交困,众叛亲离,彻底陷入了孤立无援的深渊。
如今,玄天宗内外对玲云的鄙夷已毫不掩饰。
无论是同门还是外来修士,见到她时都会投来轻蔑的目光,甚至有人会当面讥讽她“心术不正”
、“残害至亲”
,言语间充满了对她人品的极度不屑。
随着时间推移,苏月能清晰地感觉到,体内原主玲玉残留的那股深沉怨念,正在逐渐变淡、消散。
自己的复仇方式是正确的——让玲云身败名裂、在绝望中挣扎,远比直接杀了她更能化解原主的执念。
失去了师尊霁岚真君的庇护,又时刻被苏月暗中针对,玲云彻底失去了获取任何机缘的可能。
她虽心急如焚,一次次外出寻觅机会,但在苏月绝对的实力和先知先觉面前,这些举动都成了自取其辱。
每当她好不容易现一件灵草或材料,欣喜地伸手去取时,苏月总会如鬼魅般抢先一步,轻松将东西夺走。
最初被抢时,玲云还会气得破口大骂。
但尝试过几次后,她再也不敢出声了——因为只要她敢开口辱骂,立刻就会有无形的巴掌狠狠扇在她脸上,力道精准而残酷,直打得她双颊红肿、嘴角流血,连话都说不清楚才会停止。
这种惩戒,让她对苏月产生了刻骨的恐惧。
仿佛永无止境的折磨,日复一日地消磨着玲云的意志,让她时常回想起当初在云墟秘境被那两只遁地兽穷追不舍的绝望感——无论她如何挣扎、躲藏,那无形的压迫和精准的打击总会如期而至,如影随形,几乎要将她逼到精神崩溃的边缘。
她最大的倚仗——师尊霁岚真君,仍在深度闭关之中,洞府石门紧闭,隔绝了外界一切纷扰。
他根本不可能知晓外界生的一切,更不可能出关为她主持公道、撑腰评理。
在苏月和玄天宗许多明眼人看来,霁岚真君选择在此刻长期闭关,未尝不是一种有意无意的回避。
他内心深处,恐怕早已对这个屡屡令他失望、品行不堪的徒弟彻底放弃了。
无论玲云是死是活,修为是进是退,对他而言,或许都已无关紧要,不愿再耗费心神。
在生命最后的十几年里,为了躲避苏月无处不在的报复和折磨,玲云宁愿终日龟缩在玄天宗内,忍受着宗门上下的白眼、窃窃私语和毫不掩饰的嘲讽。
在她看来,即便承受这些屈辱,也远比踏出山门、面对苏月那令人胆寒的手段要强得多。
看着镜中自己日渐憔悴、皱纹悄然爬上的面容,感受着生命力不可逆转的流逝,玲云曾无数次萌生了结此生的念头。
只是,求生的本能和对死亡的恐惧,每次都让她在最后关头退缩。
她既没有勇气直面死亡,也缺乏彻底解脱的决绝,只能在无尽的痛苦和悔恨中,苟延残喘。
在霁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