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惨了,那老登是我爷爷秦始皇?

关灯
护眼
第64章论选拔人才之法(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就不用说了,自隋朝实行后,一直沿用到清朝,是得到历史验证的最好策制。

    嬴政听之眼睛睁了睁,暗道又是新奇之说,他真不知道皇孙的脑袋是如何长的,竟能想出那么多花样来。

    不对,就逆子那窝囊样,绝对生不出好脑袋的皇孙,除非有能人教导。

    那子婴的老师究竟是谁呢?他早已经命黑冰台去暗查了,可至今也无音信,不,是完全查不出痕迹了,就似乎子婴根本没有老师一般。

    他越来越好奇了,皇孙怎会知道那么多,当然,他对二制更好奇,便问:“何为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九品中正制即由中正官吏按家世、品行等评等级授官,不良者可淘汰,良人任之。”

    其实这个策制是如今举荐制的升级版,不同的是就多一个中正官,防止上位者刻意操控,但也有弊端,便是实行的时间久了之后很容易产生腐败,其实这就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由来。

    并非好的策制。

    嬴政听之眼睛微微一亮。

    此策制有自己的优点。

    现时大秦举荐制皆是下官向上官举荐,最后才到自己手中,这其中是否存在猫腻他并不知悉,但他认为会有的,即使现在没有,却难以确保以后不会有,一旦存在这种弊端,那选拔人才将会成为一些上官的后花园,于国朝并不利。

    而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官按等级选拔,便可杜绝上官把控官位的局面,相对现时的举荐制来说是一种进步。

    “此制妙也,少年郎你果非池中物。”

    嬴政难得以长者的口吻夸赞子婴一番。

    子婴并没有得意,却是腹诽老爷子见识浅薄。

    此制虽好,却也存在弊端,这是老爷子所想不到的,当然,他也不会明说,接着又道:“再说说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来选拔能人,此法最利之处是打破权贵豪绅对仕途的垄断,可让寒门出人头地之法,相对比较公平。”

    “分科考试?打破权贵豪绅的垄断?”嬴政听之眉头大展。

    刚才所提到的弊端是权贵豪绅垄断仕途,才致人才不济,此刻子婴却提出可打破垄断之法,一语中的。

    “何为分科考试?”他对这话不太明白。

    现时大秦有考核法吏之策,却没有分科考试之说。

    “便是出题让读书人考试,出众者可入仕。”

    嬴政眼睛一眯,恍然道:“也就是说不论权贵豪绅还是黔首黎庶,皆能参加考试,只有出众者才可入仕,入仕者不论出身和地位。嗯嗯!”

    微微点头,如此一来的确可以防止权贵豪绅垄断仕途,一切都以能耐说话,绝对公平,一定程度上能网罗天下能人。

    子婴又说:“分科考试还有一个好处便是策论科,论时政,论天下,论国朝需论之事......当今陛下不是忧国忧民吗?只要他感觉棘手的问题,都可以放在策论上,读书人各抒己见之下,说不定能有好策略,就犯不着天天忧心了。”

    嬴政听之大为震惊。

    子婴说得没错,如前段时间采用此策,说不定困扰多时的流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