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带着一百零八好汉闯三国

关灯
护眼
第二十六章 先礼后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挤出来的。

“主公……所言,大义凛然。”

“属下……无异议。”

这几个字,几乎是从他的牙缝里挤出来的。

他不敢抬头,生怕自己眼中的忧虑和无奈被王朗看穿。

王朗并未察觉虞翻话语里的苦涩,听他也附和自己,只当是众志成城。

他放声大笑,笑声里满是对未来的狂想,仿佛孙策大军已在他面前土崩瓦解。

“好!”

王朗意气风地猛一挥袖。

“既然人心在此,区区孙策,何足惧哉!”

“传令下去,全郡戒严!”

“各城关隘,加派人手,日夜巡查,不得有半分懈怠!”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轻蔑。

“另外,去告诉孙策的信使,就说:‘会稽乃大汉之土,王朗乃大汉之臣。

欲取会稽,便来战罢!

’”

“让他,滚回去!”

“喏!”

堂下众僚属齐声应诺,那声音里,混杂着被强行鼓舞的激昂,以及一丝怎么也压不住的恐惧。

王朗抚着长须,满意地笑了。

“如此甚好!

倒要让天下人看看,我王景兴的铮铮风骨!”

“也让我们看看,那江东小儿,究竟有几斤几两!”

……

数日后,孙策府邸。

当初领命送信的亲卫,正单膝跪在堂下,一字不差地复述着在会稽的所见所闻。

他不敢有任何添油加醋,只将王朗那句轻蔑的“欲取会稽,便来战罢”

,原封不动地呈了上来。

大堂之内,空气死寂。

孙策端坐主位,一身黑色劲装,古铜色的皮肤在跳动的烛火下,映出刀削斧凿般的轮廓。

他静静听着,嘴角那抹常挂着的、桀骜不驯的笑意,一点点收敛,变平,直至彻底消失。

最终,他的脸庞宛如一块万年玄冰。

周瑜侍立一旁,白衣胜雪,手持羽扇,神情却一如既往的平静,似乎王朗的回复,他早已算到。

程普、黄盖、周泰、凌操、潘璋……一众战将分列两旁。

他们甲胄在身,手按刀柄,目光如狼,呼吸之间,整个厅堂都弥漫着一股铁与血的味道。

当亲卫说完最后一个字,孙策没有立刻作声。

他缓缓抬起眼皮。

那双眸子里没有怒火,只有一片令人心头颤的酷寒。

他慢慢站起身,一步步走到大堂中央,背对众人,抬头看了一眼雕花的房梁。

喉咙里,滚出一声极轻的冷哼。

“呵……”

这声音比任何雷霆咆哮,都更让人头皮麻。

“给脸不要脸。”

他转过身,声音不高,却像铁锥一样扎进每个人的耳朵。

“好,好一个王朗,好一个汉室忠臣!”

孙策的嘴角重新咧开,却勾起一抹残酷至极的弧度。

“我敬他是海内名士,不愿刀兵加于其身,特意修书一封,给他蜜糖,也给他体面。”

“他倒好,竟把我的善意当成软弱可欺!”

“真以为凭他那张嘴,念几句圣贤文章,就能挡住我江东儿郎的铁蹄吗?!”

“咚!”

他猛地一拳,狠狠砸在身旁的廊柱上!

粗壮的柱子出一声闷响,整个大堂都随之震颤。

“看来,江东这帮所谓的士族名流,安逸日子过得太久了!”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不加掩饰的杀意。

“不亲手打断他们的脊梁骨,他们永远学不会怎么低下那颗高贵的头!”

周瑜缓步上前,羽扇轻摇,微笑道:“伯符,何必动怒。

这本就在你我意料之中。”

“王朗此人,极重清名。

若他不战而降,天下士人会如何看他?他这一战,非战不可,是为他的名声,也是为他身后整个腐朽的士族阶层。”

“如今他自己选了死路,我们成全他就是。”

孙策眼中的寒意,终于被战意点燃。

他重重点头,目光如刀,扫过帐下所有将领。

“众将听令!”

“末将在!”

程普、黄盖等人踏前一步,甲叶碰撞,出铿锵之声,齐声的怒吼几乎要掀翻屋顶!

孙策的目光先落在老将程普身上,声音里带着敬重。

“程公!

您是我军元老,沙场宿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