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海外贸易,将换回来海量的各种资源物资。
此时的海上丝绸之路,完全没有日后那般繁华,一个是大海的莫测,让一场风暴就能让出海的船队全军覆没,现在的海船完全禁不住海上风暴的冲击。
二是现在的航海绝大部分是贴着海岸线前行,完全在近海,深海是想都不要想。航行全靠有经验领航员的个人能力,方法只有一个,观星。
这些就使得海上航行变成了运气游戏,运气好,一路顺风顺水,运气不好血本无归。
像后世西方大航海时代的那般有固定航线的,现在的技术水平根本就实现不了。
所以,如果想发展海上贸易,提高航海的水平,确保航行的安全性,成了首要目标。
吴有用回到番禺后,召集工部所有能工巧匠,甚至包括玻璃工坊的负责人李土,还有媳妇黄月英,炼丹师徐老道等。
看着这些年培养的能工巧匠,吴有用心里感慨,无怪乎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共济会能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和这些人的付出是分不开的。
“今天召集大家来,主要是提升航海装备,首先,我给大家提两个思路。”吴有用先开口定调。
“其一,是单筒望远镜,它利用的光线折射的原理,利用凸凹透镜的搭配,达到放大远处景物的作用。这就是其基本元件的构造图,透镜的磨制李土你那里得多进行试验,最后的组装也需要调试。此工作需要全力攻关,后续航海覆盖多大海域面积,就看我们提供的航海工具好不好用。”
“其二,是指南针,这个在黄帝时期就有指南车的记载,所以这个是可以有据可循的。我现在的要求就是将其便携化,直至最后可以随身携带,建议将其设计为罗盘结构。”
“最后”吴有用看着下面的人问道。“有没有懂得过洋牵星术的?”
下面的人互相望了望,这是啥玩意?
徐老道犹豫下说道:“我有一旧友,喜好观星,我曾听他酒后说过,他可以通过在海中观测星象来确定自己的位置,从而返回陆地,为此他把这当做人生一大挑战而炫耀。”
吴有用看了身旁服侍的红儿一眼,轻声道:“让暗处查,将此人挖回来。”
红儿肃容应是。
吴有用琢磨了一下,对着下面的人问道,“我记得在长沙时,随手弄了几门学科,其中有几何学和基础物理,你们有没有精通的?”
在前面站着的黄月英和马均都将目光投在一个不满十六的少年身上。
只见这少年虽然年少,但身上透出一股机灵劲,身材虽然有些偏瘦弱,不过精神头确是很足,一看就是精力旺盛。
吴有用感觉到两人的目光,也望向这个少年问道:“此子为何人?”
只见少年不慌不忙出列行礼,“后学末进马立,马念恩见过会首。”
吴有用诧异的看向马均,“德衡,这位是?”
马均忙道:“这,这是我,我儿”
吴有用恍然,“这就是你那个儿子,叫豆儿是吧?现在都这么大了?马立,马念恩?”
马立恭敬道:“父亲感念会首大人的活命之恩,遂给小子取字念恩,让我永远不忘会首的活命之恩。”
吴有用笑着摆手,“不必如此,马部长的能力我是看在眼里的,他多得好全凭自己的本事。”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