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太上金闕

关灯
护眼
第232章 星宿(上)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232章 星宿(上)

吕尚頷首,眼中余光扫过城门处列队相迎的州府官吏,道:“先不急接风,吕某既来平乱,自当以军情为先,”

“入城后,烦请韦使君召集僚属,咱们一同议一议平叛之事,”

一旁的韦雾闻言,神色不变,当即应道:“確实应该军情为重,是韦某考虑不周,”

说罢,侧身引吕尚入城,长史杨汪紧隨其后。

在韦杨二人走后,自有州府属官领著府吏近前,安置吕尚带来的步骑兵马。

总管衙署正堂內,烛火燃起,映得墙上舆图泛起暖光。

韦雾引吕尚至主位旁的客座落座,杨汪带领僚属分立两侧,堂內静得只闻烛啪声吕尚落座后,目光先是落在长史杨汪身上,当初他赴任凉州,途经秦州,就是这杨汪带人在渭水之畔相迎,二人算是有一面之交。

在向杨汪微微点头后,吕尚转而將目光投向韦雾,道:“韦使君,我在清水县,已经看过州府下发各州县的文书,其上说总管府司马刘充率府兵,大败羌贼主力,斩首无数,”

“只是,钟羌虽遭重挫,元气大伤,其后还有岩昌羌为乱,要定陇右,就不能容让岩昌羌贼,不知韦使君,可有定岩昌羌贼良策”

面对吕尚问策,韦雾眉头微燮,购曙片刻,道:“鲁公有所不知,宕昌羌与钟羌不同,钟羌虽悍,但聚於山林,而岩昌羌散居洮水以西,其部落错杂,部眾多是依山而居,”

“平时散入山中,战时聚为部曲,我军若贸然进剿,他们便遁入深山,待我军撤兵,又出山劫掠州县,如此往復,实难根治贼患,”

“好个散则为民,聚则为贼,”

吕尚冷笑,道:“难怪胆敢作乱,这是吃准了朝廷奈何不了他,”

说话间,他目光忽的落在了堂內一中年文吏身上,心头一动,隨即伸手指著这个文吏,道:“方才韦使君说岩昌羌时,我观你面色泰然,似乎別有成算,不知能否当眾说一说”

那中年文吏一愣,隨即敛社上前,躬身道:“下官秦州总管府录事参军房彦谦,见过鲁公,”

他声音不高,但字字清晰,打破堂內沉寂。

吕尚抬手示意他起身,道:“房参军,不必多礼,刚才韦使君言宕昌羌难,我观你好像胸有成算,不妨说说,”

“这,”

房彦谦面有难色,先是看上官韦雾,在见到上官韦雾微微頜首后。

房彦谦这才缓声道:“使君,鲁公,岩昌羌虽散居山林,看似难剿,实则有三弊可乘,”

吕尚看著房彦谦,道:“哦竟有三弊”

房彦谦低头,道:“是的,確有三弊,”

“一弊,部落错杂,却非铁板一块,诸酋首多为世袭,各有私怨,往年便常因边界、

水源爭斗,如今不过是暂合一处,人心不齐,”

“二弊,此辈生计多赖农耕与互市,如今沿边堡寨关闭,互市断绝,春耕又近,若我军断其粮道,阻其春耕,不出两月,部眾必生离散之心,”

“三弊,羌俘之中,恰有不少来自岩昌边缘部落,多是被强征入伍,对酋首积怨颇深,可借其作嚮导,知其山川路径、部落分布,”

吕尚眼中精光一闪,身子微倾,道:“依参军之见,当如何行事”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下官以为,不可全用兵力,”

房彦谦轻声道:“可从羌俘中择其晓事者,许以归乡之诺,令其传告宕昌诸部,分化其心。”

“然后,鲁公魔下骑兵精锐,则分作数队,由羌俘引路,突袭各部粮储,烧毁其存粮,断其根本,”

“使君先前令洮、岷二州整修堡寨,可再令沿边堡寨加强巡防,凡有羌人部落靠近,只守不攻,严禁任何粮食物资流入山中,困其於山林之內,”

他顿了顿,道:“如此恩威並施,困其生计,离间其心,不出一月,必有部落来降。

待其內部溃散,再以大军直击首恶部落,便可一举平定,无需耗我州府过多人力粮草。”

堂內静了片刻,韦雾抚掌轻嘆,道:“孝冲此策,釜底抽薪,远胜强攻,既省了兵力,又解了粮乏之困,甚妙!”

吕尚亦頜首,嘆道:“房参军有大才啊,依你之能,居录事参军之位,倒是委屈你了这话一出,堂內眾人皆是一愣,连韦雾都微抬眉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