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师叔,你的法宝太不正经了

关灯
护眼
第996章 虚鸿图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却清楚写着审讯记录、刑具使用明细,以及一句由主审官亲笔批注的话:

    >“无实证,唯上意需平乱。”

    意思是:没有证据,但皇帝需要一场清洗来立威。

    消息传回南陵,举城哗然。街头巷尾议论纷纷,连书院孩童都在背诵竹简上的句子。有人怒骂朝廷欺世盗名,也有人惶恐不安,生怕今上震怒,降罪南陵。

    小满却只是召集群匠,下令在真言阁西侧加建一座新厅,名为“伪史堂”。

    “我们不毁史,也不立新史。”她在奠基仪式上说,“我们只把曾被藏起的那一面,摆出来让人看。信不信,由你;知不知,由天。”

    与此同时,许绾自北境归来,带回一包黑蝶残翼碾成的粉末。她将其混入漆料,涂于伪史堂四壁。每当月光透过窗棂照在墙上,那些漆面便会浮现淡淡人影,口型开合,似在无声诉说。懂唇语的老吏辨认后泣不成声??那是九卿临刑前最后的遗言,一句句拼凑起来,竟是一首合诵的《离骚》节选: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那一夜,整座真言阁灯火通明,无人入睡。

    而在千里之外的皇城,紫宸殿内,年轻的皇帝赵恒握着一份密报,指节发白。

    “南陵百姓,竟敢私藏逆典?”他声音不高,却带着寒意。

    阶下跪着的内侍监头也不敢抬:“回陛下,非止藏书……他们还建了一座楼,专收谤语污言,称作‘真言阁’。已有十余州士人前往献稿,更有流民聚于门前,日日书写罪状。”

    “罪状?”皇帝冷笑,“朕何罪之有?”

    “他们说……”内侍顿了顿,声音更低,“说历代帝王皆有错,今上亦不该例外。”

    殿中一片死寂。

    良久,皇帝缓缓起身,走到御屏之前。那是一幅万里江山图,金线勾勒,锦绣铺陈,象征天下归心。他凝视良久,忽然伸手,将屏风一角猛地掀翻!

    琉璃碎裂声中,他低声问:“沈知白还活着吗?”

    “回陛下,据探报,仍在南陵山中养病,行动不便,近年未曾露面。”

    皇帝闭上眼,嘴角竟浮现出一丝复杂笑意:“老东西……终究还是把火点起来了。”

    他转身踱步至书案前,提起朱笔,在一张素笺上写下八个字:

    >**“言可载道,亦可倾国。”**

    随即命人封入锦匣,遣密使快马送往南陵。

    三日后,锦匣送达真言阁。

    小满打开一看,心中凛然。

    她将素笺高悬于《未言录》之上,供所有人观览。

    当晚,便有三人连夜逃离南陵。次日清晨,城门口发现两具尸体,胸口各钉着一支羽箭,箭尾绑着纸条,分别写着:“多嘴者死”与“乱国之贼”。

    小满召集守阁义士百人,宣布自此实行轮值巡夜,凡进出文献皆需登记备案,以防奸细混入。同时,她在阁前立碑,刻下新规:

    >“凡因言获罪者,真言阁必护其身,藏其文,传其声。宁可楼焚,不可默人。”

    风雨愈烈,人心却愈发坚定。

    半月之后,东南沿海传来奇事:某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