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的几个人都以为他要看一会儿,干脆在一旁喝茶、聊天。
哪知钟山看了五分钟不到,就直接合上了名册。
刁光谭放下茶杯,挑挑眉,“这么快就看完了?”
钟山笑着点头,“是,有了一点心得。”
“哦?”
在座的几人都来了兴趣,夏春迫不及待地追问,“那你说说看?”
“说一个最核心的想法吧。”
钟山看看几人,“五十岁以上的,全部出列。”
夏春面色一僵:“什么意思?”
“就是所有主要角色,五十岁以上的演员只作为备选,不作为首选。”
“啊?”
于适之第一个没忍住,站起来看着钟山,失声道,“不看演技不看形象,看年龄?这什么道理?”
钟山看着于适之,面色不变。
“于老师,您别急,我自然是有理由的。”
他把于适之按坐在椅子上,看着同样有些困惑的夏春,苦思冥想的刁光谭和眼睛发亮的曹宇。
“之所以先排除五十岁以上的演员,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时间安排的问题。
“就拿于适之老师您来说吧,您演王利发,我觉得人艺无人可出其右,《天下第一楼》的大部分角色对您也没什么挑战,甚至可能比大部分人都出彩。
钟山说到这里,苦笑一声,“但是您还有多少时间呢?”
此言一出,于适之不说话了。
钟山看看曹宇,“我听院长说,今年下半年《茶馆》极有可能前往英、法、德、意等国巡回演出。这可不是一场两场,恐怕至少是十场、二十场。”
“这可是作为新中国首个受邀出访欧美的剧目!就算您愿意为了新剧本放弃这个机会,院里也不可能同意。”
于适之默默点点头,这话确实没毛病。
钟山继续说道,“实际上,不止茶馆的主创人员,在咱们院里,五十岁往上的,都是名演员,在各个剧目里表演主要角色。他们演技没得挑,可是体能呢?心态呢?”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天下第一楼》是人艺新一代的话剧,需要有一批新的中坚力量顶上来。”
“而这些人——人艺三四十岁这批演员,说实话,已经在台上打熬了十几年了,就像谭宗尧似的,都憋着劲儿呢!
“他们都想要证明自己!他们渴望舞台!
“所以在情感上,跟渴望证明自己经营能力的卢孟实是一样的!”
说罢,他看看一旁若有所思的于适之。
“这种感同身受的状态,对于一部话剧的排练多么重要,我想于老师您也明白吧?”
于适之可太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