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79戏梦人生

关灯
护眼
第8章 《法源寺》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所以钟小兰的阅读饥渴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反倒是钟山的这部话剧,可以说相当特别。

    钟小兰翻阅着手中的《法源寺》,只觉得文字之艰深、信息量之大前所未有。

    之前只读过《雷雨》、《日出》的她头一次看到这样编排的戏剧,头一次看到对历史这样的剖析、展示,从头到尾读下来,人都是懵的。

    《法源寺》这部话剧,在前世是依托于李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不过实际上话剧作品本身跟小说的差距相当大,可以说是基于精神的阐发和再创作。

    故事结构并不复杂,讲述的是1921年的法源寺内,一位名叫异禀的小沙弥跟随主持和尚普净在寺内行走,恰好法源寺正是晚清变法历程的中心地点,于是天赋异禀的“异禀”在寺内得见谭嗣同在内的一众鬼魂。

    因此借由小沙弥“想要了解历史”的理由,所有的人物集中于法源寺,来了一场古今结合、穿越时空、超脱生死的对话。

    整个剧本不算长,加上各种场景描述,总共也就五万多字,钟小兰看的格外认真,足足看了一个多小时才终于放下稿纸。

    从剧情中脱离出来,她表情有些复杂。

    “说实在的,我们学历史,什么谭嗣同、戊戌六君子、百日维新,就是轻飘飘的几句话,反正是失败了。”

    钟小兰慨叹道,“可谁能想到,当时的人的心态这么复杂,彼此间的故事这么精彩。”

    把剧本还给钟山,钟小兰好奇道,“哥,你这剧本,会上报纸吗?会在人艺演出吗?”

    钟山摇摇头,“现在说这个还有点早。”

    ……

    翌日清早,钟山早早地起了床,收拾停当,就背上包出了门。

    连续演出的时候,装台工作相对轻松,钟山到了人艺后台,此时后台来的人还不算多。

    他径直去副台找杜二爷。

    老杜年纪大了,睡觉也少,每天总是六点多就到单位,然后再躺在副台的杂物上眯一会儿,似乎只有守着这些东西才能睡得安生。

    钟山找到他时,他的呼噜正响彻整个副台。

    钟山也没叫他,只是从旁边拉来一个椅子坐下,自顾自地检查剧本。

    约莫半个小时,杜广培醒了,从硬板柜子上坐起身,揉揉眼睛,他瞥见了坐在一边的钟山。

    “喝!你小子!怎么来这么早。”

    钟山笑而不语,收起东西,指指不远处,“油条。”

    “哎呦,还给我买早点?贿赂领导哇?”

    杜广培也不客气,伸手过去,捏着油纸咬了一口油条,一边咀嚼一边嘿嘿笑道:“你小子无事献殷勤,说吧,是不是想从我这儿学点绝活?”

    “您这绝活儿就值两根儿油条啊?”

    钟山摇摇头,“我写了个剧本,想找人参谋参谋,人艺您门儿清,您说找谁合适啊?”

    “剧本?你?”

   &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