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街坊热情嘛,不好拒绝,反正你就去见见面,成与不成……”
“——那就是不成。”
钟山摇摇头,“我看金奶奶恐怕也没跟人家撂底,真见面还指不定闹什么幺蛾子呢!再说吧!”
说罢,他扭头走出了筒子楼,徒留钟友为一人在原地长吁短叹。
一早到了单位,钟山推开了剧本组的门,办公室里已经临时加了一张桌子。
钟山简单把桌子收拾一番,就提着暖瓶去了一楼食堂。
打了热水回来,他又抄起工具,把办公室里洒扫一遍,推窗换气,挨着每张桌子的稿件文案归置整齐,然后转头去图书室领了剧本组今天的报纸。
等蓝因海和梁秉鲲出现在办公室的时候,看着悠哉地读着报纸的钟山和收拾整齐的办公室,心中都有些惊讶。
蓝因海心中暗暗赞许,觉得钟山这小子虽然学历低,但人情世故可不低。
梁秉鲲更多的是惊喜,以往这些可都是他的活。
他拍拍钟山,“好哇!你来了,我终于解放啦!”
说罢,他也模仿钟山昨天的动作,望着窗外感慨万千。
“天亮啦!”
几人一边倒茶,一边闲聊几句,蓝因海才催促道,“行了,聊了半天,咱们开始工作吧?秉鲲你今天把给几家报纸的宣传材料写一下,下班之前给我。钟山你也抓紧改《法源寺》的稿子。”
哪知钟山却放下报纸。
“改稿子还不急,组长啊,我跟您打听打听,在咱们人艺,这剧本的稿费是怎么算的?”
蓝因海呵呵一笑,“你小子,还没改完稿子,倒先惦记上钱啦?”
“那当然!”
钟山果断点头,突出一个坦荡。
蓝因海看钟山如此直白,倒也觉得挺有意思。
“你刚来不知道情况,我给你说说。去年之前,其实咱们国家好长一段时间都不实行稿费制度了,当然了,现在恢复了嘛,不过稿酬水平大约只有以前的一半……”
蓝因海一番叙述,钟山大概明白了情况。
实际上建国初,稿费标准还是挺高的,不过后来每况愈下,逐渐降低了不少。
到了人道洪流时,干脆取消了。
自从前年恢复了稿酬制度之后,著作稿费是千字2-7元,翻译稿酬千字1-5元。
至于诗歌嘛,每20行按照一千字计算。
所以诗人喜欢换行,某种意义上也是生活所迫。
你说,
这样对吗?
当然了,这是公开在杂志报刊发表内容的稿酬,至于剧本创作上,又有不同。
“按照目前的政策标准呢,人艺给剧作者的报酬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首演稿酬,另外一个呢,就是剧目收入抽成。”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