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真源”的牌匾。
舞台两侧则是摆放整齐的中式座椅,衣架,架子挂有和尚们穿戴衣物。
年轻的和尚们或在背诵经文,或在与居士们礼佛。鸟鸣、鸽哨声、撞钟声夹杂着寺庙诵经的声音和钟磬的余音,刹那间盈满整个剧场。
看过剧本的钟小兰顿时觉得氛围感拉满了。
此时,饰演普净法师的朱续和饰演谭嗣同的谭宗尧同时走出。
俩人站在舞台之前,一个给小和尚异禀叙述寺庙的来历,一个自顾自介绍着自己的身世,台词对仗统一、互相穿插,那种快节奏下的机锋和玄妙一下子就抓住了所有观众的注意力。
在普净的讲述下,一幅经由异禀视角构建的百日维新历史在法源寺里轰轰烈烈的上演了。
戊戌年间,从康有为上述变法开始,到六君子血染菜市口的惨痛结局,千古忠魂在寺庙的青砖灰瓦间觉醒,重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苦痛、纠结、进取、热血、悲凉,以及慷慨。
家国的痛与醒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如同山呼海啸般汹涌袭来,最终在谭嗣同慷慨赴死的地方达到了高潮。
谭嗣同与小和尚异禀跨越时空的对话,讲述了在菜市口赴死时的经历。
饰演谭嗣同的谭宗尧从后面一步步走向舞台边缘,望着前面,虚指着前方。
“我看见菜市口人声鼎沸,看砍头的人群摩肩接踵,叫卖声此起彼伏,豆汁油条炸糕焦圈糖卷裹。”
他有些失落,“我死前曾经大声疾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可是人潮声浪很大,听见的听不见的——也就这样吧。”
“不——!”
饰演异禀的杨立辛声嘶力竭地蹦起来喊,“不行!你们都听着点儿!”
这个极具戏剧张力的一刻,这声嘶力竭的呐喊,一瞬间攫住了所有观众的心脏。
俩人连番对话,谭嗣同终于道出自己以死明志的人生理想。
谭宗尧和杨立辛向前迈步,异口同声地说出台词。
“我(你)想我(你)今生顶天立地,来世必仗剑天涯,看明月天山外,苍茫云海间。风景不殊山河尤是——人民!小康!”
台下一片寂静。
钟友为颤颤巍巍地伸手捏住自己的眼镜腿儿,偷偷地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平日以知识分子自居的他,还是头一次这样感受到这样扑面而来的家国情怀,感动之余,不由得有些羞惭。
这羞惭继而又变成了对谭嗣同的无限崇敬和对话剧超绝演出的感叹。
当所有的历史人物再次集合落幕,背景音乐中温柔的《清平调》再次响起,缘起缘灭,聚散离合,都在这座法源寺。
原本沉重的心境再次被抚平、舒缓,继而凝结成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王蕴如听着听着,却总觉得这个声音有些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
一旁的钟小兰则是惊得合不拢嘴。
她跟钟山对谈的时间最久,此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