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再加上人艺暂时还没有多少工作交给自己,成功转正成为人艺正式编剧之后,钟山反而无事可做了。
他干脆花了一个星期,摸鱼把《黄河大侠》的电影剧本给写了出来。
寄走剧本这天,无事一身轻的钟山正要开始琢磨自己接下来要干点儿什么,却被俞民叫到了办公室。
“明天你、我、林钊华咱仨一起去民族饭店。”
“有饭局?”
俞民瞥了钟山一眼,“就知道吃!明天剧协那边主持开《法源寺》的创作座谈会,本来是刁院长参加,不过他临时有事——接待外宾去了。
“所以明天我带队,你好好准备准备,到时候肯定要发言。”
原来,《法源寺》持续二十场的演出不仅广受媒体、观众好评,也得到了很多领导们的赞誉,仅仅前十场,就有数百名各界代表、领导到场观览。
如此广泛的认可自然不会被话剧界、学术界忽略,所以剧协就牵头搞了一次座谈会,邀请一些文艺工作者、剧作家一起来参与讨论。
虽然讨论难免有批评,但对于一部作品来说,能开座谈会,就已经是对作品影响力的一个明证。
钟山听着俞民的安排,眼睛却偷偷观察着俞民的下巴。
“还没好啊?”
俞民过去当过兵,对此蛮不在乎,“伤口那是男人的勋章,懂吗?”
“懂了懂了……”
钟山敷衍两句,出了门就去找林钊华,等找到的时候,此君正在艺术处趴着睡觉。
好不容易摇醒他,钟山问道,“座谈会的发言稿你写过没有,怎么写?”
“发言还用稿?笑话!”
此时的林钊华起床气和逼气混在一起,格外浓烈。
“我开什么会也不写发言稿,想到哪说到哪。”
“想不出来呢?”
“那就闭嘴。”
钟山心想我真是多余问你,干脆起身回剧本组,自己约略写了个提纲。
第二天,民族饭店的会议厅里,足足坐了五六十位。
钟山三人到的时候,人已经来了大半。
钟山挨个扫下来,发现小小的会场里,集结了人艺、青年话剧团、实验话剧团、儿童话剧团等多个话剧团体代表,还有欧阳山尊、冯木等一票戏剧、文学界的理论家,以及人民文学、燕京文学、当代的编辑。
除此之外便是艺联、剧协的各种领导。
不过最让钟山意外的还是空政话剧团的王贵。
“王团长,你也在呀!”
“当然,有人艺的地方,怎么少得了我们嘛!”
王贵跟旁边的俞民握握手,爽朗的笑声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很多人一眼发现,好家伙,之前传得沸沸扬扬的“打人事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