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志愿的时候,我本来是要填外国语学院,可没办法,谁让分数够了呢!”
钟小兰哪有纠结,分明是满脸得意。
“燕京大学直接给我们学校打了电话,说我的外文成绩格外出色,可以特别录取,邀请我报他们外文系!哎呀,盛情难却,我也只好答应啦!”
钟山看着钟小兰这幅样子,就知道她这两天没少在自己同学、老师面前装逼,小词儿都一套套的。
眼看大儿子有了正式工作,小闺女成了大学生,钟友为别提多开心了。
当天下午,他干脆请假去买了自行车,火速把老车交给了钟小兰,晚上更是掏钱带着全家出去搓了一顿。
与其他人的兴奋不同,钟山心里还惦记着一直没写完的剧本。
回到家,他继续挑灯夜战。
如此时间过得飞快,一晃就到了八月底。
《茶馆》在津门、承德两地为期三个月的巡演终于要开始,俞民带队,所有的演员、舞美都坐上车前往天津,还有一辆黄河大货车,直接装着巡演的布景跟在后面。
临走的时候,大家都去给他们送行。
俞民快上车时,还不忘了给钟山上个眼药,“你小子可别闲着!甭说《茶馆》,你弄个《酒馆》、《面馆》也成啊!”
车上坐着的都是《茶馆》的演员,大伙都是一阵哄笑。
钟山也不争辩,只是笑眯眯地跟他挥手作别。
这么多演员、职工离开,后台一下子空旷了不少。
九月份,人艺难得清闲下来。
上半月还有四场《王昭君》的演出,之后的时间,首都剧场接了十几场各单位活动,演出全部暂停,演员们终于得以喘息。
此时的钟山大概是院里最忙碌的人。
空政话剧团的《夕照街》排练接近尾声,三天两头就要去看效果。
而到了晚上,钟山就一头扎进了饭店后厨。
这家饭店不是别处,正是位于前门大街的燕京烤鸭店。
烤鸭店的后厨宛若战场。
永不停歇的切墩、爆炒,此起彼伏的叫喊声和膀大腰圆的厨师们挥洒的汗水混做一团热气,毫无保留地拥抱着每一个站在后厨的人。
而作为烤鸭店,吊炉更是夺人眼球。
硕大的吊炉里火焰升腾,好几个人围绕旁边伺机而动。
这一边,一只只刷了饴糖的鸭子正在快速变成琥珀色。
另一边,刚刚烤制完成的鸭子带着闪亮的光泽从炉中取出,放到推车上的大盘子里,被一位位片皮厨师推到客人面前。
此时钟山正跟身旁一位面相敦厚的人请教着烤鸭的种种细节。
俩人聊了一阵,又转战大堂。
坐在前厅的角落,看着络绎不绝的食客,钟山静静地听着身旁的人讲从前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