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79戏梦人生

关灯
护眼
第64章 给八十年代的人一点小品震撼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nbsp; 半小时前才学到新知识的杨立辛现学现卖,跟任保贤一通解释,钟山则是直接把小品剧本递了过去。

    “任老师您看看,给我们剧本组帮帮忙!”

    仨人蹲到排练室的角落,任保贤接过剧本,刚看了一页,就忍不住哈哈笑出声来。

    这一笑不要紧,排练室的人都扭头望着看,任保贤赶紧闭上嘴,拽上俩人赶紧逃跑。

    地方换到了剧本组办公室,任保贤读完剧本,直接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我说,你这小品这么有意思,就不怕把咱们台底下的同志们给笑抽过去?”

    这年头是这样的,哪怕喜剧,也要讲究幽默的分寸感和高级感,毫无顾忌的大笑似乎都是政治不正确。

    不过钟山并不在乎,“内部活动,又不公开,再说了,大过年的,还不许笑笑了?”

    “嗯!是这个理!”

    任保贤看看一旁的杨立辛,“他演‘主角’,我是‘配角’?”

    杨立辛笑道,“实际上这小品里,您才是主角。”

    这一番哑谜打完,办公室里五个人都笑了。

    确定了剧本、人选,紧接着就是排练。

    为了保密起见,俩人干脆天天跑到剧本组办公室练,小品虽然没有导演,但大家都是专业演员,舞台走位都烂熟于心,对了五六天台词,就磨合得接近完美。

    然后就是搞服装道具了。

    这事儿也难不倒钟山,他跑去装置组找到老关系杜二爷,凭着杜二爷的门面和自己的名声,愣是从服化组薅到了一件八路军服,一件绸缎小褂,再配上一把仿真的道具枪,这就算是齐活了。

    一月下旬,排演一个月的《伊索》正式结束演出,春节之前人艺的演出算是彻底收官了。

    按照惯例,此后几天首都剧场都会留给各机关单位和企业搞迎新活动,至于人艺自己的迎新活动,此时也终于要上马了。

    立春这天是腊月十九,燕京人艺的迎春联欢会在三楼宴会厅如期举行。

    剧本组的三人来到宴会厅的时候,这个平日里寂静无声的地方此刻成了最热闹的地方。

    穹顶上的吊灯全部亮起,把偌大的空间照得宛如白昼,周遭的帷幕拉起,显得格外温馨。

    环绕会场的暖气片不知道开了多久,早已把高耸的宴会厅烘烤得暖热。

    还未开场,宴会厅里已经是欢笑声不断。

    舞台上的灯光亮起,台下一排排的桌椅上已经摆满了炒瓜子、砂糖橘、花生仁儿。

    不少职工都是全家出动,连带着孩子们也一起带来,小孩子们甩着拨浪鼓,如泥鳅般四下乱窜,洒下一地的笑声,大伙儿吃着零嘴儿喝着茶,气氛热络非凡。

    果不其然,这场内部活动也有一些熟悉的面孔出现。

    之前来看法源寺内部演出的邓大姐、卓大姐都坐在前排的椅子上,曹宇、刁光谭等人陪在旁边,燕京市的几个头头脑脑也从旁列席。

    内部联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