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还在下雨,姑娘拿着伞吧。”
林夏接过伞,心中一阵温暖。她抱着木匣,跟在沈砚身后,沿着回廊慢慢走出烟雨楼。此刻,雨丝依旧细密,落在油纸伞上,发出淅淅沥沥的声响。林夏抬头看了一眼身旁的沈砚,只见他微微侧着身子,将伞的大部分都倾向了她这边,自己的肩膀却被雨水打湿了一片。
“沈公子,你的肩膀湿了。” 林夏连忙说道,想要把伞往他那边挪一挪。
沈砚却摆了摆手,说道:“无妨,一点雨水而已。姑娘怀中的木匣重要,可不能被雨水打湿了。”
林夏心中一暖,不再多言,只是默默地加快了脚步,跟上沈砚的步伐。两人沿着水巷慢慢走着,脚下的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发亮,倒映着两旁的白墙黛瓦和头顶的蓝天白云。偶尔有一艘乌篷船从身边划过,船桨划水的声音与远处传来的铜铃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动听的江南小调。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沈砚带着林夏来到了一处僻静的宅院前。宅院的大门是朱红色的,门上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 “墨砚斋” 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一看便知是出自名家之手。
“这里是我的一处居所,平时很少有人来,姑娘可以安心在这里暂住。” 沈砚推开大门,带着林夏走了进去。
院内种着几株桂花树,此刻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满院都弥漫着桂花的甜香。院子中央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种着荷花,虽然已经过了荷花盛开的季节,但几片碧绿的荷叶依旧亭亭玉立。池塘边摆放着几张石桌石凳,环境清幽雅致。
“林姑娘,你先在客厅稍等片刻,我让墨儿去给你准备一间客房和一些点心。” 沈砚将林夏带到客厅,客厅内的陈设简洁而古朴,墙上挂着几幅字画,其中一幅正是沈砚自己所画的兰草图,笔法细腻,意境清幽。
林夏坐在椅子上,将木匣放在身边的桌子上,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暂时落了地。她看着眼前的沈砚,心中充满了感激,若不是他出手相助,自己此刻还不知道会面临怎样的危险。
不多时,墨儿端着一壶热茶和几碟点心走了进来,放在桌上,说道:“林姑娘,你一路辛苦了,先喝点热茶,吃点点心吧。客房已经准备好了,就在二楼东边,我带你上去看看?”
林夏站起身,说道:“多谢墨儿。”
跟着墨儿来到二楼的客房,房间内收拾得干净整洁,床上铺着柔软的被褥,窗边摆放着一张书桌,书桌上放着笔墨纸砚。窗外正对着院内的桂花树,站在窗前,便能闻到浓郁的桂花香。
“林姑娘,你先好好休息,若是有什么需要,随时叫我就好。” 墨儿说完,便转身离开了房间。
林夏关上房门,走到书桌前,将木匣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她打开木匣,取出里面的古诗卷轴。卷轴是用桑皮纸制成的,质地坚韧,上面用小楷写着数十首古诗,字体娟秀工整,墨色浓淡相宜。卷轴的末尾,还盖着一方红色的印章,只是印章上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难以辨认。
林夏轻轻抚摸着卷轴上的字迹,心中不禁想起了外祖父。外祖父一生痴迷古诗字画,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古籍和字画,而这卷古诗卷轴,显然是外祖父最为珍视的藏品之一。只是,这卷轴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竟然会引来了这么多人的觊觎?那位苏老先生,又是否知道其中的内情?
一连串的疑问在林夏的脑海中盘旋,让她一时之间难以平静。她将卷轴小心翼翼地放回木匣中,锁好木匣,然后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雨景。雨丝依旧细密,将整个宅院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水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