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情报收集途径。
阳夏侯的事情虽说是地方先往长安报过去,但实际上几乎是在长安群臣得知该事的同一时刻,自己就已经知晓。
在周亚夫眼里,陈洛乃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者。
在周家最为危难的时候,是对方拉了他们一把,不然当年绛侯府内搜查出来的那批盔甲,完全可以把自己阿父定为重罪。
因此这些年里,他在心里一直默默记着对方的好。
不过陈氏并未有人前来长安为官,哪怕周亚夫想要提携陈洛的后辈以报恩,都没有这个机会。
使者将那封诏令收起后,又是掏出了另外一封诏令。
见状,周亚夫不由得一愣。
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前面那份诏令应该是大范围地下达,各个郡县内都会收到,但现在使者拿出来的这道诏令,应该就是专门说给自己听的了。
于是他是听使者言:“……令周亚夫率三军伐逆,为匡扶社稷,为天下安宁,为阳夏侯复仇。”
周亚夫微微眯眼,很快品出了其中的意思。
陛下这是想要我再打出为阳夏侯复仇的旗号,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完全将那些逆贼压死啊。
他相当清楚陈洛在大汉境内的影响力,尤其是在代地和楚地。
陈洛在秦末抑平地方粮价,那是救活了不少的人,比方濮阳城内的百姓,至今都传颂着他的名字。
以“为阳夏侯复仇”的名义,估计能争取到不少民心。
思量一番,周亚夫沉声道:“臣定会遵从陛下的旨意行事。”
这道旨意上传达的内容,自己之前亦是想过,但他作为臣子,贸然用上这样的名义,那将有所逾越。
而周亚夫最讨厌的就是破坏规矩的人,他肯定不愿意带头坏了规矩。
待使者传达完这两件事情,周亚夫没有再继续客套。
他直接起身说:“军务繁忙,恕不能继续与天使交谈,您若是想再军中用食,请随刚才带您进来的那位士卒前去即可,还请您勿要乱走,以免进入军营重地。”
“是,多谢周将军美意。”使者有些局促地笑着起身。
周亚夫刚才那番话的确有些生硬,略带几分“逐客令”的意味。
不过他倒没有资格抱怨,行礼后便告退离开。
待到大帐重归安静,周亚夫缓缓坐下,眉头微微皱起。
这道旨意会给战局带来怎样的变化……
陛下让自己打出为阳夏侯复仇的旗号,带来的益处是能收获民心。
如果这样做,那么是否代表着自己必须先率军南下,去消灭荆国和长沙国这两股叛乱势力呢?
毕竟阳夏侯死于庐江一带,不把荆国的逆贼平了,似乎说不过去。
可自己原计划是先行平定齐地的叛乱。
城西国、胶东国等反叛的国家,说到底都是从汉初时的齐国疆域内分割出来的。
虽说如今的齐国态度暧昧,保持着中立的名义,但齐王应该没有背刺的胆子。
于是乎,齐地逆贼综合起来,整体实力甚至并未超过汉初的齐国。
在这样的情况下,周亚夫觉得将逆贼较弱的一方击破,使大汉的北方稳固下来,再南下去平定荆国和长沙国的叛乱,似乎更符合军略。
在他思索之间,帐外的亲卫又走了进来。
“周将军,有使者想要求见。”
“嗯?”周亚夫有些迷惑,“我不刚刚才见过他吗,怎么又想要见,莫非是有什么事情没有说完?”
那亲卫一怔,赶忙补充说:“将军恕罪,是我没有说清楚,现在外面这位使者是从楚国来的。”
将军最不喜属下浪费时间,自己刚刚传错命令,情节更加严重。
毕竟军中传令兵要是在战场上传达了错误的命令,可能会导致整个战局的情况都出现改变,影响成千上万士卒的生死。
“楚国来的?”周亚夫摸了摸下巴,眼睛一亮,“快快请他进来。”
片刻后,一名风尘仆仆的使者站在了帐内。
两人互相行礼问好过后,周亚夫直率地问道:“敢问你是楚王派来的,还是楚太子派来的?”
现在楚国算有两位主事之人,平日里大部分事务都由楚太子项宣处理,不过楚国派出使者前来拜访自己,应该稍稍超出他的权限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