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为镇国公主,更是赏赐尚方宝剑和免死的丹书铁券。
梁国丞相王之麟向大周天子施礼拜道:“臣等奉我梁国国主之命,特来向大周皇帝陛下递交国书,梁国愿始终奉大周为上邦,按时纳贡,此次为固两邦之谊,特献上淮水两岸的凤台、寿阳、淮南三城。我主更将其掌上明珠,长公主殿下和亲大周皇帝陛下,愿与大周结秦晋之好。并献上嫁礼,1万两黄金、5万匹绢帛。我主愿为陛下永镇吴越之地。这里有我主亲笔国书,特呈于陛下。”
梁国丞相从身后使节拿过国书,向中常侍夏侯常递上国书。中常侍夏侯常小心翼翼的接过国书,呈献给周帝。
群臣皆为梁国献上的厚礼而震惊。梁国虽占据吴越富庶之地,但毕竟国小民寡,这笔财富对于梁国也不是小数目。但对梁国来说,一次性拿出如此巨大财富要是换来国家平安也可以接受。
而如今大周正是国库吃紧,前有旱灾现又有水灾,急需钱粮赈灾。此次献上的淮水三城,本是在十多年前被梁国所夺,乃是淮水一带军事重镇。如今梁国连带长公主一起奉上,这份大礼确实可以安抚大周朝堂一些主张趁着水患一举荡平梁国的将领们。
陈如歌坐在塌上看着双十年华,貌美如仙,亭亭玉立于朝堂之上梁国长公主。又看着自己已经怀孕7个月的肚子,心中不由得在想自己已经29岁了,在这个时代都算是年纪大的产妇了,而眼前这位梁国长公主才21岁,虽说这个时代也算是大龄剩女,但毕竟比自己小了8岁。
陈如歌心中迫切希望这次能诞下皇子,册封为后。自古君王多薄情,也难怪古往今来后宫女子需要母凭子贵。不然日后在后宫内又要一番折腾。
陈如歌又望向坐在朝堂另一侧的,今日难得出席朝堂之上此刻穿着雍容华贵的吴太后,还有她身边的两位太妃姜太妃和李太妃,心想她们都是有皇子有封地才得以出席如此盛大场合。
如若影儿是个皇子,恐怕现在这天子之位早换人了吧,而她本该坐在太后之位。
一想到此,陈如歌又不免有些哀叹在古代尤其是后宫,生男生女的妃子待遇差距之大。自己在先帝之时就已是掌管后宫的宠妃,又想到如若当时拒绝和陛下做交易,现在的地位恐怕连这两位太妃都不如,都难以出席此等朝会。
“此次我梁国长公主和亲大周,臣闻大周皇帝陛下尚未立后,臣为陛下也为两邦结好大事考虑。希望皇帝陛下立我梁国长公主为皇后,居后宫之主。这也是我家国主对两邦友好的期盼。”
梁国丞相王之麟这一番话顿时引发朝堂之上一阵躁动。
陈如歌望向梁国长公主,与此同时这位梁国长公主的投来一股挑衅的目光也正对着她,好像早就做好准备。
陈如歌心道这就是他们此次和亲的目的了,把梁国长公主嫁入大周,最好能立为皇后。
陈如歌抚摸着自己的肚子,她原本是先帝宠妃,备受屈辱和非议下,为了保护自己的家族和女儿,接受周帝的条件。如今还有身孕,目的就是为了能成为皇后,她无法接受其他人封后。
陈如歌暗暗的攥紧了拳头,她看向周帝姬清山,她与周帝有着协议,她有着兄长们的支持。但此时此刻,她确实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毕竟对方是一国的长公主,携带着如此丰厚的嫁妆。
陈如歌的长兄,右丞相陈如海出列道:“王丞相,此前我等商议两国和约,关于长公主和亲之事并未说要立后,王相今日何故出此言论。”
周帝姬清山道:“关于和亲,朕在此前就已托右相告知使臣,长公主可以入宫,但立后之事,非此次两国和约商定,无需多议。”
梁国长公主突然开口施礼拜道:“妾身为梁国嫡长公主,如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