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帝姬清山在昭阳殿内一边看着各地传来的紧急军情,一边喝着闷酒,一杯又是一杯。
如今已经是桓武13年春,刚过完新年,然而整个京师,皇宫内外并无任何过年氛围,全都笼罩在山河破碎的阴影下。
这是自己登基13年来,大周面临最为危急时刻,甚至可以说是几十年来前所未有的险境。
去年秋,自己下令派兵出征,本欲一举灭梁,结果还没拿下建康城。
反而是北邙两路大军南下,东路连续攻破定州、常山、赵州,直逼黄河以北最重要的军事重镇邺城,另一路也是突破经营多年的北方防线,直接攻入关中腹地,包围西京长安。
西蜀进攻阳平关,意图夺取汉中,若是北邙和西蜀在关中会师,后果不堪设想,整个关中将尽失。
就连那向来都被忽视的南汉都蠢蠢欲动,进攻南方的零陵郡、桂阳郡。
曾经的雄心壮志一下子跌落到谷底,为了援救西京长安,他将拱卫皇宫和京师的2万禁军都交给三公主。
“西京不能丢失!不然无法面对列祖列宗,历代先帝啊!”姬清山喃喃说道。
他当然知道禁军的重要性,自太宗圣德皇后将天下精锐归入禁军,守卫皇宫和洛京城乃至整个京畿之地。禁军不仅是大周的精锐之师,更是自己身为帝王赖以生存的后盾。
如今禁军派往西京,洛京城只有数千守军,几乎空虚。
最重要的是,禁军统领沈约和他的禁军都是效忠于他自己。沈约是老太师沈仲的次子,不仅武艺高强,也如太师一般对自己忠心耿耿。
难道自己这次下令出兵攻灭梁国,操之过急?他真的没想到诸国会反应如此之大,更想不到诸国竟然会联手集结重兵进攻大周。
前线到处都是告急,而且不光是前线战事告急,后方的物资供应,国库也都在告急。
各地都在抵御入侵,守军已经不够,还需要大量征召新兵,而为了给前线士卒供应粮食、装备、物资,都需要征调大量民夫做徭役。
姬清山看着每天呈上来的战报,各地求援,几乎没有一个好消息,到处都是被攻击,到处都缺人,缺军需,缺粮食,缺物资。
“陛下,各地战事急需征调大量民夫服徭役。为了保障汉中、关中、冀州、京口、芜湖、桂阳郡、庐陵郡等各地粮草装备物资供应,恐怕要征调至少五十万的民夫。”
户部尚书田无恤道:“如今马上又要到春耕季节,关中、青州、豫州、兖州,冀州本就是我朝重点耕种地区,如今不仅遭受战火,还要在上述地区征调如此大规模数量的民夫,势必将危急耕种和粮食供应。”
“什么?五十万民夫!之前不是已经征调了很多民夫了吗?竟然还要征调如此之多民夫做徭役。朕心何以安啊!”
兵部尚书姚荥道:“陛下,前线战事吃紧,急需粮食、各项军需物资供给,需要大量人力进行运送,如今各地兵力已经不够,只能靠民夫运输物资,大规模征调民夫刻不容缓啊。”
“如此大规模征调民夫,朕于心不忍,还有什么办法,能减轻百姓负担吗?”
姬清山叹了口气,他也心知这就是战争的代价,但为了表态,他还得做个不忍心的样子。
诸位朝中重臣也都不住的叹气,一筹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