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关係也比较轻鬆。
採购组加上组长在內只有七人,目前有三人不在厂里。
除了小肖,还有一位四十多岁的陈翠萍大姐,她的孩子跟苏建设年纪相仿。
听说她老公也有一定的背景,在採购岗位上干了不少年头,性格开朗直爽。
作为厂里的採购人员,他们的任务要求不算太高,不需要频繁寻找反季蔬果,除非有特殊接待需求。
主要任务是获取一些较为紧俏的商品,例如肥膘肉。
苏建设到来后,迎来了第一个月的工作任务。
一百斤招待级的猪肉,加上一千块的食材,这在工厂里也属於高標准採购了。
食堂级別的食材只需满足基础需求;餐桌级则需讲究菜品外观;而招待级食材,是专门用於接待客人的。
还有特招级,专为重要宾客准备,数量不多但品质极高。
採购员按级別划分,和技工类似,共分四级。
苏建设入职即为一级採购员,日常只需满足食堂级要求即可。
但那条胖头鱼,无论季节还是个头,都达到了特招级標准。
这头野猪,则可归为招待级。
採购员工作不易,要找到高品质食材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李主任有意將苏建设调至採购部。
了解工作后,苏建设觉得毫无压力,这些要求並不苛刻,反倒是任务过於简单,导致系统產出难以快速变现。
儘管如此,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
於是苏建设再次带上鱼竿来到河边。
虽非周末,河边人不多,多是老人。
许多人认出了他,“钓王来了”的呼声引得不少人围观。
几天前关於“钓王”的传闻早已传开。
郭老和他的几个朋友也在场,他们只是想消磨时光。
上次买的大胖头鱼让他们回味无穷,郭老年事已高,不敢多吃肉,鱼肉便成了理想选择。
年轻的“钓王”苏建设让郭老等人印象深刻。
当他再次出现时,眾人纷纷放下鱼竿围观。
有些人是为了看热闹,有些人则想偷师学艺。
苏建设来到河边,发现上次垂钓的地方依然人满为患,显然那股跟风潮还未退。
他选择远离热闹,在一处僻静处开始垂钓。
然而,当他掛饵准备时,周围已挤满了人,令他哭笑不得。
人群中他认出了郭老,儘管对其他人都没什么印象,但郭老的豪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毕竟五十块买条鱼不是普通人能做出来的事。
郭老笑著对苏建设说:“我就是来打发时间的,钓王,要是有好鱼,提前告诉我一声!”苏建设点头回应:“能不能钓到大鱼全凭运气,如果有稀奇的鱼,一定留给您!”
听到有人称他为“钓王”,苏建设有些不好意思:“各位別这样叫了,我只是苏建设,大家隨意称呼就好。”看著身后簇拥的人群,他无奈地说:“各位还是去做自己的事吧,有什么好看的”
人群中立刻有人说道:“钓王,您只管钓鱼,我们就在旁边看著!“
“绝对不打扰您。
“
行吧行吧!
这时,王建设若再开口说自己没什么特別的,恐怕別人会觉得他是在怕被人学去技艺。
既然大家想看,那就让他们看好了!他不再理会旁人,將鱼鉤甩入河中。
今天来钓鱼,心態和上次不同。
这次来,苏建设抱著“进货”的目的。
他不用藏著掖著,能展现实力就展现。
更何况,他已经有了“猎王”的名声,如今正式坐实这个“钓王”的称號,以后“进货”也更方便不是
鱼饵刚投入水中,又有了动静。
从鱼竿的表现来看,还是大鱼。
旁边的围观者很疑惑,从苏建设的操作看不出特別之处,唯一特殊的是他的鱼饵。
但这是他的独门秘方,自然不会轻易外传。
第一条鱼被拉上来,重斤。
旁边的人看得目瞪口呆,第一条就是这么大,对苏建设而言或许普通,但在如今渔具不够高端的情况下,半米多长的鱼已算难得。
有人看出些门道,苏建设用的大號鱼鉤和饵料,拋竿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