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关灯
护眼
第153章 阳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明白,站在外头待命的侍从胆战心摇地敲门。

“司空,宫里又来人了,是天子身边的黄门令,请您进宫一叙。”

曹操脸上那分本就微薄的笑意彻底消失。

他没有立即动身,只是朝顾至发出邀请:

“明远可要与我一同进宫”

顾至不想面见皇帝,但他最在意的人还在宫里。

“臣未被天子召见,还请司空稍待,等臣取了衙署内的奏表,再与司空一同赴往。”

皇帝没找他,他不能乱去宫里,得找个由头,比如送奏章,汇报工作等。

曹操也知道这个道理,等到顾至取来现写的奏表,两人一同坐上轻车。

顾至大约能猜到曹操为什么要邀请自己一起入宫。时隔几个月,天子忽然传召,要么做了让步,想与曹操破冰……要么,存了鸿门宴的心思,想把曹操埋在冰里。

如今夏侯惇曹仁都不在曹操的身边,以典韦的身份,又没法跟着曹操入殿。

他这个既有朝廷官职,又偏向曹操的高武力值人员,就成了曹操保卫自身安全的首选。

等抵达宫门,顾至随着曹操走了一大段路,终于抵达宣室。

踏入殿中,门边的青铜冰鉴扑来一阵冷气,消解了些许躁意。

顾至凭借着极佳的目力,在入门的一瞬间,将空旷大殿的一切尽收眼底。

殿中不见荀彧的身影。

刚被冰气压下的躁动再次浮上心头,顾至垂着眼,与曹操一同,向刘协行礼。

刘协正坐在上首的玉席上纳凉。见到曹操身旁的顾至,他毫无意外的神色。

“顾卿也来了”

宫侍铺好清凉的茵席,请二人入座。

面见天子需脱履解剑,以示尊重。顾至的佩剑早已解下,放置在门外的竹架上,唯独曹操,因为得了刘协的特许,带着剑履入殿。

刘协看着曹操腰间的佩剑,面上的笑意浅淡了些。

这一分变化,快得好似错觉。

只眨眼的功夫,刘协便恢复如常。

“听闻司空最近身子抱恙,朕心忧不已。”

“离司空上回入朝已过了三个月之久,不知司空这病,可好了一些”

曹操面色恭敬:“让陛下担忧,是臣的不是。”

既不说自己好了,也不说自己没好。

刘协没有因此着恼,只是扶额轻叹。

“去年,朕的长子夭亡,”

刘协与曹操对视,年轻的面庞上尽是寂寥,

“司空失去了父亲,我失去了长子,你我皆失去至亲。这般伤痛,几近等同。”

曹操同样露出怆痛之色,他与天子就像是同一面镜子中的两个倒影,难以辨认谁的哀伤更真实一些。

这副君臣相得,互相宽慰的景象持续了许久,等到两人再没有别的话可说,刘协才转向顾至。

“顾卿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早已走了半天神的顾至送上准备好的奏表,借着宫侍之手,送给刘协。

刘协粗略地扫完奏表,将它放到一旁。

他好似对顾至这卷似模似样的奏章没有半分兴趣,仍沉浸在己身的伤痛中。

“顾卿可曾见过生死”

顾至不想加入这场带着禅意的讲座:

“天下沦为泥沼,人人深陷其中,岂能见不到生死”

霎时,殿内哑然无声。

今日完成二连杀沉默成就的顾至丝毫没有打破虚伪和平的自觉。

宴无好宴,不如加快进度。

退一万步说,就算刘协邀请曹操是为了修补关系——

刘协和曹操天天把他和祢衡那个喷神放在一起工作,那他稍稍沾染一点祢衡的特质,也算合情合理,对吧

自从祢衡成为帝王之臣,刘协受多了精神上的磋磨。此刻面对顾至的掀桌之举,这位年轻的天子反应极快,稳稳当当地接了下来。

“顾卿说的是,天下早已沦为泥沼。”

刘协唇角蔓开一道苦笑,带着深刻的颓然,

“朕欲脱离泥沼,还请司空与顾卿教我。”

曹操没有开口,顾至同样没有开口。

在两人看似恭敬实则提防的注视中,刘协缓缓起身:

“朕欲效仿尧舜……”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