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十年前的你

关灯
护眼
第二十章 曾经的同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同桌,我们毕业后几乎没什么交流,现在碰面最多也就笑笑或点点头。

这次期中考试,他应该又考得不错吧,按前一次全年级考试排名排考场座次,他这次应该是坐在第一考场的人吧。看看人家,看看小点子,都曾是我的同桌,曾是和我差不多或比我还差一些的人,再看看现在的自己,无法回避的差距在不断拉大,我心中颤抖起来,藏在灵魂中的“小”和那隐蔽得很好的自卑在不自觉中都被抖了出来。记得毕业时,大家约好过二十年后要搞个同学聚会,真不知那时我是否有脸面对他们,也许一个是某名牌大学博士高材生,一个是某世界五百强高管,而我只是个小小的我,什么都不是。唉,曾经的同桌……

.

1999年11月15日……星期一……阴

.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勉强还行,总分605,物理稍微低了些。这次大家整体分数都比较高,名次并没有多靠前,下次能坐到第二考场。特意注意了下叶培盛,估计他下次跟我一个考场。好吧,继续努力吧,加油!

.

---------------------------------------------------------------------------------------------------

.

叶培盛,这绝对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传奇人物。

我们高考那年,他考上个还不错的一本,他觉得没达到心中预期,就放弃了入学,又复读了一年。第二年,他考上了北大。县里的高中此前四五年都没出过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了,他是这四五年里的独苗。学校领导们极其重视,除了给他和老师发放各种奖金奖励之外,还在进县城的必经主干道上拉了红条幅,在县广播电视台连续几天滚动播出喜报,就这么喜气洋洋地把他送上了京。

上了几年班后,意外得知他在我工作城市的某着名大学念书,诧异莫名,他不是进京了吗?怎么在这里,而且还在念书?熊熊燃烧的八卦之魂促使我通过一切途径联系上了他。

见面是一定的,约在我单位附近。先是寒暄、叙旧、互加联系方式,然后感叹网络的神奇让我们相见。这不是老同学见面,是网友见面的对白。

他还是当年阳光帅气的样子,笑着说:“你变化好大啊,跟以前不一样了。”

“哪里不一样了?”我好奇地问,我也很想知道他印象中的我是什么样的。

“长相是没怎么变,觉得性格变开朗了。你以前总是很阴郁、愁苦的样子,也不怎么爱开玩笑,还很固执。”他说,“记得有一次,为了拣掉到窗台外的锁,你从教室窗台翻了出去,跳到三楼窗户伸出去的遮阳板上。我那时想,你该不是疯的吧?!我们那可是四楼,而且楼底下是臭烘烘的垃圾堆。当时大家怎么劝你都不听,看你那眼神就是拦都拦不住的可怕!后来还好把你拉上来了。”

“记得啊,哈哈哈哈……没想到原来你眼里的我是那样的啊,真可怕。”我笑着说:“因为我知道没事,看了距离,拣了锁肯定还能上去。而且

“哈哈哈哈……你胆子真大!”他也笑道。

“你怎么现在还在念书呢?而且怎么在我们这?你不是去北大了吗?”我好奇地三连问。

他说:“嗯,是去了。大二下学期发现我色弱,因为学的是医学相关专业,大三之后的好多专业课上不了,在校内又没办法换专业,就只好又回去复读重新考了。”他把复读说得简单轻巧,就像在说一杯茶凉了就该续杯热的一样。

“哦!你好厉害啊,过了两年回去还能再考上985大学,果然是学霸,真牛!那你现在念什么专业?”我无法掩饰钦佩地继续问。

“软件工程,去年被学校当交换生公派出国学习了,今年刚回来。出去的这一年,我觉得自己变化挺大的,接触的东西也比以前多多了。以前的眼界太窄,还是应该多见见世面,所以我打算开始准备雅思或者GRE,过两年出国留学。”他还是像原来一样意气风发,自信地说着自己的宏愿,就像在描述一个个近在眼前的事实,那些宏大的计划或目标在他口中都理所当然地会实现:“我计划在30岁前,挣到自己的第一个一百万。”

“一百万?!”简直另我咋舌,他的一个“小目标”对我来说简直是不敢想的天文数字,那时我工资才一千多块一个月。

后来闲聊了些同学近况和八卦。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