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大部分人都在和店员争论价格。
才两天工夫,白面就从一毛七涨到两毛五,连棒子面都从一毛一涨到一毛五,寻常人家哪受得了这个?
苏远直接对忙得晕头转向的店员说:
“给我装一百斤白面。”
店员头也没抬,机械地回应:
“一百斤二十五块,门口排队。”
苏远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
“涨得可真不少。”
“去把你们老板王麻子叫来,我倒要问问这价是怎么定的。”
店员一听这口气,抬头看见是苏远,顿时吓了一跳,连忙赔笑:
“哎哟!不知是小苏主任您来了!”
“这、这粮价如今都这样,别家也这么卖,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
“我这就去请老板!”
说完一溜烟跑进里间。
于莉和于海棠忐忑地站在苏远身后。
看店员这恭敬态度,才意识到秦淮茹的丈夫恐怕不是普通人。
姐妹俩心里既期待又不安,不知能不能按正常价钱买到粮食。
不一会儿,一个四十多岁、满脸坑洼的男人匆匆从里间出来——显然就是苏远口中的“王麻子”。
他见到苏远,立即堆起笑脸迎上前:
“小苏主任,什么风把您吹来了?外头热,快请里面坐!”
苏远摆摆手,直截了当地问:
“王老板,你这是不要命了?”
“粮食关乎老百姓吃饭问题,你敢这么涨价,就不怕惹众怒?”
王麻子心里发怵。
前门街道谁不知道这位小苏主任的手段?
他苦着脸解释:
“小苏主任,真不是我一意孤行啊!”
“如今四九城粮行都这个价。”
“我要是独自降价,不光同行要骂,店里的存粮也会被抢购一空。”
“往后这生意还怎么做?”
苏远面上不置可否,心里却已打定主意要好好整顿这些哄抬粮价的商户。
他不再多言,只是指了指身后的于家姐妹:
“我这两位朋友要一百斤白面,你该不会真要收二十五块吧?”
王麻子察言观色,见苏远面露不悦,赶紧表态:
“不会不会!哪能啊!就按老价钱,十七块!”
说完立即指挥店员搬来两袋白面,仔细捆在于莉她们的自行车后座上。
事情解决得如此顺利,而且仍是原价,于莉和于海棠都有些不敢相信。
出了粮店,于莉见苏远仍微皱着眉头,不知他在想什么,但还是感激地说:
“太谢谢您了,苏主任!要不是您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