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钦佩。
他感慨道:
“陈老板真是深明大义,眼光长远啊!”
“难怪能成为第一个响应公私合营的带头人。”
“这份魄力和见识,确实非同一般。”
陈雪茹连忙谦虚了几句。
此时,苏远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想法:
“黄书记,过去陈老板有所顾虑,不敢做大。”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店铺已经公私合营,属于集体经济的一部分了。”
“我有个想法,或许可以由公家出面,将这些闲置的缝纫机折价购买过来,把成衣铺重新办起来!”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以前能赚钱,没道理合营后反而做不下去。”
“况且,现成的经验、技术工人都是有的。”
“我们现在搞公私合营,不能只图个形式,更要真正体现出合营后的优越性和先进性,要打破过去小个体经营的各种束缚限制!”
“私营时雇佣多人或许有顾虑,但现在是公私合营,是为集体创造效益,完全符合政策方向。”
“我们应该大胆地把规模搞起来,把生意做大做强。”
“让其他还在观望的私营商户们,清清楚楚地看到合营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一番话,说得条理分明,立意高远,既契合政策,又着眼于发展。
黄书记在一旁听得是连连点头,心中大为赞赏,甚至感觉自己受到了不小的启发。
他主要负责建设工作,对商业经营的具体门道确实不算精通。
苏远这番话,让他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何止是他。
周围陪同的不少干部,原先想的也多是“完成合营改造”这一步。
对于合营后如何具体发展、如何体现优越性,思考得并不深。
苏远的提议,无疑打开了一扇新窗户。
黄书记当即表态,语气充满了支持:
“苏远同志,说得好!”
“你的想法很有战略眼光,考虑得非常周到!我完全赞同!”
“既然你看准了,那就放开手脚大胆地去干!”
“李主任推荐你来做这第一家店的公方经理,就是相信你的能力和魄力!”
“放心,街道办,还有区委,都会全力支持你,做你的坚强后盾!”
一旁的李民生主任表面陪着笑点头,心里却暗自嘀咕:
“我的黄书记诶,您这话可别说太满。”
“这位爷的手段您是不清楚。”
“别到时候被他‘忽悠’着上了船,发现是个‘坑’,再回头来找我算账就好……”
当然,嘀咕归嘀咕,李民生对苏远的能力还是有绝对信心的。
打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