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一旦传出,不仅关乎工业部,更可能在社会层面产生巨大影响,具有提升意识形态的象征意义。
秦淮茹作为街道办代表参与见证,只要娄振华在谈话时稍加提及,对她今后的发展都将大有裨益。
此时王红如几乎可以断定,娄振华与苏远必定相熟。
此番突然决定捐厂,背后极可能有苏远的推动和谋划。
否则,此类捐赠完全可以直接与工业部对接,何必特意通过街道办,还指定要秦淮茹陪同?
.......
晚上下班回到四合院,秦淮茹将娄振华欲捐厂的事告诉了家人。
除了年纪尚小、不谙世事的秦京茹之外,张桂芳和陈雪茹听闻后都大为震惊。
张桂芳的惊讶,纯粹是出于有人竟会将如此庞大的工厂拱手捐出。
她常听家里人说叨,深知那轧钢厂是有着几千名工人的大企业,自家儿子秦卫东还在里面上班呢!
突然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感到难以置信。
而陈雪茹在惊讶之余,更多了几分感慨和唏嘘。
同为私营店主,她更能体会这个决定背后的分量,何况那可是号称“娄半城”的娄振华。
他的选择某种意义上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转变。
见家人都如此惊讶,苏远语气平静地解释道:
“捐出工厂,对当下的娄振华而言,未必是一件坏事。”
“他的产业规模太大,树大招风,肯定早已被多方密切关注。”
“以他的精明,必定早做好了充分准备,手中不会缺少积蓄。”
“趁此时机果断抽身,免得日后被人惦记,反而是明智之举。”
见苏远对此毫不惊讶,陈雪茹不由心生疑窦,盯着他问道:
“我怎么觉得,你好像一点都不意外?”
“你和娄总交情不浅,当年我们结婚时他也曾来道贺。”
“该不会……他这次捐厂,和你有什么关系吧?”
闻言,张桂芳等人也纷纷看向苏远。
苏远坦然点头承认:
“确实有关。”
“他前阵子来找我讨主意,眼下公私合营搞得人心惶惶,他心中实在没底。”
“我便建议他不必走合营的路子,不如直接捐赠,彻底脱身求个安稳。”
听到这话,旁边几人都惊呆了,感觉此时的苏远简直像个神棍,竟能说服他人将毕生心血捐赠出去,听起来实在有些不可思议。
但转念一想,既然是苏远出的主意,似乎又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了。
见张桂芳面露忧色,苏远知道她担心儿子秦卫东的工作,温言安慰道:
“你不必为卫东担心。”
“几千人的大厂,一旦捐出就成为国家资产,极有可能由私营直接转为国营。”
“以轧钢厂的规模和实力,上级一定会高度重视、重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