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远同志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座各位都有所耳闻,堪称行业泰斗,这点无需我多言。”
“而且,他担任街道办副主任已有两年多时间,期间前门街道屡创佳绩。”
“全市第一家公私合营商店是他推动成立的,上次粮食涨价风波也是他率先稳住局面、控制住价格的。”
“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无可挑剔。”
“眼下我们刚接手轧钢厂,即便准备再充分,也难免遇到各种突发状况。”
“加上这原本是私营厂,苏远同志恰好具备处理此类复杂局面的经验。”
“有技术、有能力、有手段,而且做事果断坚决。”
“如果非要推荐一个人,我选他!”
金主任的话让不少人露出惊讶之色。
苏远在外界名声不显,但在工业系统内部,却是无人不晓的技术权威。
如今的摩托车厂、机床厂等技术革新,都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技术能力毋庸置疑。
只是此人行事往往出人意表。
明明能力超群,却不愿安心待在厂里搞技术,反而去了街道办工作。
要说他缺乏管理经验,可他在街道办又干得风生水起,硬是把前门街道变成了全市的明星街道。
众人都清楚,金主任与苏远并无私交。
他之所以力荐,纯粹是认为苏远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然而厂长一职关系重大。
此前是私营工厂尚且不论。
如今国有化后,按杨部长的意思,改制完成后很可能成为正局级单位。
厂长级别自然不低。
引得不少人暗中眼热。
既然无法直接反驳金主任的提议,便有人从其他角度提出异议:
“金主任的提议,我认为还需慎重考虑。”
“我并非质疑苏远同志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但他毕竟今年才二十二岁。”
“如此年轻的同志,又缺乏大型工厂的管理经验。”
“骤然领导数千甚至上万人的大厂,是否有些冒险?”
“我个人持保留意见。”
“要说人选,我推荐杨永康同志。”
“永康同志拥有丰富的大型工厂管理经验,阅历深厚,处事稳重,我认为他更适合担任轧钢厂厂长一职。”
很快,会议室里展开了激烈讨论。
杨部长静静听着众人的发言,心中渐渐有了计较。
他与苏远打过几次交道,深知此人完全不像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做事老练周全,令人放心。
刚才金主任提出人选后,也有不少人表示赞同。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能获得这么多人的认可,本身就是能力的体现,更何况他的技术实力无可指摘。
从众人的讨论也能看出,反对者只能从年龄和经验不足的角度提出质疑,无人敢否认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