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您打听到是咋回事了?”
朱经理竖起大拇指:
“要不怎么说您是何师傅呢,眼力就是好!”
“我打听了一圈才弄明白,敢情咱马路对面那家,原先的小酒馆。”
“他不光卖酒,现在连早餐午餐都供应了。”
“早餐就是油条豆浆那些。”
“但中午改成了食堂模式,听说菜价实惠,味道却一点不输饭店小炒。”
“好多老客人都跑那边去了!”
他顿了顿,接着说:
“您是咱店里的台柱子。”
“劳您驾,过去帮咱品品味儿,打探打探虚实。”
“看看他们那食堂的菜到底啥水平。”
“是不是真像外面传的那么邪乎。放心,饭钱店里给您报了。”
何大清自然没意见。
他也好奇,什么样的大锅菜能有这么大魅力,能把饭店的客人都吸引走?
要知道,大锅菜想炒出小炒的水平,那可是极难的。
真有这手艺,会屈就于一个小食堂?他心里是不太信的。
脱下围裙,何大清出了建国饭店,朝对面的便民食堂走去。
离老远他就心里一咯噔。
这才刚十一点,别的饭馆还没什么人呢,这便民食堂门口居然已经排起了长队,队伍都排到门外了!
可想而知里面得多热闹。
何大清只好跟在队伍后面慢慢往前挪。
排队时,就听旁边的人议论纷纷、
都在夸这食堂的菜味道如何好,性价比如何高,一点也不比饭店差。
关键是这里地处前门大街,人流大,不光附近的上班族,连外地来的都慕名而来。
虽说这里价格亲民,但也不是一般人家能天天消费的。
就好比后来小饭店一个炒菜八块,红烧肉十五,算很便宜了。
但普通上班族一顿午饭也就控制在十来块钱。
这里不同的是,附近有不少手头宽裕的小老板,吃饭舍得花钱。
而且在这里吃饭,主食要粮票,但要是没肉票也能吃到肉,就是稍微贵点。
排了好一阵才轮到何大清。
他打了三个菜:一个醋溜土豆丝,一个青椒肉丝,还有一个辣子鸡块,外加一个馒头。
何大清特意选了这些很考验厨师功底的菜。
大锅炒土豆丝要想保持清脆爽口极难;青椒肉丝要保证青椒翠绿不蔫也不容易。
打菜时何大清就感觉不对劲了。
这菜的色泽、香气,看着就不一般。
等找到座位夹起一筷子菜放进嘴里。
何大清脸色顿时就变了。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