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现在,苏远已经有了两个聪明伶俐的儿子和一个贴心宝贝的闺女,可谓儿女双全。
没错,徐慧真后来也生了一个女儿。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某种奇妙的“剧情惯性”,或者“电视剧的诅咒”效应。
在这个世界里,秦淮茹和陈雪茹两人都生了儿子,而徐慧真依然生的是个闺女。
在原作的剧情里,徐慧真就是接连生了几个女儿,一个儿子都没有。
到了这里,她还是延续了这个轨迹。
虽然徐慧真自己心里可能稍微有点传统观念上的小遗憾,或者担心没有儿子傍身。
但苏远却一点儿都不在意,反而更加喜欢闺女,常常笑着逗她:“闺女多好啊,是爹妈贴心的小棉袄,又乖巧又懂事,比那俩将来肯定淘得没边儿的臭小子可强多了!”
不过在取名字上,徐慧真没有给女儿起名叫“徐静理”,而是取名为“徐静彤”。
“静”字是她们徐家这一辈女孩族谱上排的字。
徐慧真虽然早年因为自己的婚姻选择等问题,和家里闹得很不愉快,关系有些僵。
但到了给孩子起名字这种关乎家族传承的大事上,她还是遵从了老家的规矩,选择了族谱上的字。
既然没有了“徐静理”,那么徐慧真原本在另一个时空或许会有的、想要凑齐“真理平天”四个字给孩子们命名的想法,在这个世界里显然也不会出现了。
现在,徐慧真大部分时间还是住在她自己经营的小酒馆的后院,打理着生意。
并没有搬到羊管胡同这边来和大家一起住。
所以这个院子里,住的还是秦淮茹、陈雪茹以及她们的孩子,加上苏远。
保持着一种微妙而和谐的平衡。
这时,院门又被推开了,是陈雪茹也下班回来了。
她进院后,看到孩子们和秦淮茹,脸上也立刻漾开了笑容,走过来蹲下身子,笑着逗弄两个孩子玩。
突然,陈雪茹想起一件事,一边用手指轻轻点了点苏梓轩的鼻尖,一边抬起头问秦淮茹:
“淮茹,说起来,你们厂里那个……大炼钢的原料准备得怎么样了?”
“什么时候能正式开炉炼钢啊?”
“我记得这一炉原料,好像已经筹备挺长时间了吧?”
她顿了顿,语气略带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继续说道:
“毕竟,咱们这片儿街道各家各户,响应号召,能捐的废铜烂铁差不多都已经捐出来了。”
“我听说不少人家连烧饭的铁锅都贡献出去了,实在是搜刮得差不多了。”
“后面再想搜集更多的废铁,恐怕就非常难了……”
陈雪茹说的,正是眼下正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开展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上面发出号召,要求家家户户都把家里凡是带铁的东西都捐出来。
砸锅卖铁也要为国家的工业发展“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股如火如荼的风潮,也深深地渗透和影响了京城里每一个胡同、每一个大院、每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