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52年逃荒,镇压禽兽

关灯
护眼
第433章 气象变化,苏远的担忧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nbsp;   这也直接促使了世界上其他有能力的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人力和财力,到洲际导弹这项战略武器的研发竞赛上。

    国内自然也没有例外。

    迅速成立了属于自己的洲际导弹研发小组,决心要搞出自己的“大国长剑”。

    这几年,苏远在工业领域的诸多前瞻性研究和无私提供的帮助,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内一些工业部门的现状,打下了一些基础。

    不过在世界上,西方阵营对华夏的技术封锁依然极其严密。

    别说高端敏感的军事技术了,就是很多普通的民用技术,也通过各种苛刻的条款和禁运清单,严防死守,阻止华夏购入和研究。

    国内新成立的核能研究小组和洲际导弹研发小组,可以说都是从零起步,白手起家。

    虽然知道毛熊已经研发并成功发射了洲际导弹,但那玩意到底是怎么设计、怎么制造、怎么实现那么远射程的。

    具体的技术细节国人根本无从得知,完全是在黑暗中摸索。

    而前不久,苏远适时地提供了关于“捆绑式推进器”,也就是多级火箭的第一级推进器的设计理念和关键图纸。

    这份图纸在二机部下属的航天相关机构研究了之后,引起了剧烈的反响和轰动,仿佛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明灯。

    听到杨部长这么说,苏远并没有感到意外。

    他现在拿出来的是方向性的指引和关键思路。

    现在国内在这方面起步确实比较晚,基础薄弱。

    想要真正研发出成熟可靠的产品来,还需要时间积累和技术攻关,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这也没办法揠苗助长,之前苏远就想到过这种事。

    他不会也不能将超越时代太多的东西直接拿出来,揉碎了喂给别人,那样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不过,在国内科研人员完全没有头绪、陷入困境的时候。

    利用自己的知识,给对方指明一个正确可行的方向,提供一些关键点的启发,这还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就算是之前关于“大蘑菇”原子弹的研发探讨。

    苏远同样采取的是这种策略。

    在关键节点提供思路启发,而非大包大揽。

    不过相对于洲际导弹的完全白手起家,“大蘑菇”的研发,国内倒是相对平稳和顺利不少。

    毕竟早先有一些在国外有过相关学习和研究经验的专家,克服重重困难归来。

    带回了一些宝贵的基础知识和经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