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娱唯一太阳

关灯
护眼
第1章 一文造风口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停,和周奇峰步行去了北影厂。

下了车,一股寒意瞬间包裹全身。

“冷啊。”

中影大楼从05年开建还没建成,中影还在北影厂办公,而北影厂和北京电影学院只有一步路。

两者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北京电影学院前身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和北京电影制片厂都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重要奠基者。

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实践创作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北影厂也是北电学生最重要的实习基地之一。

这也是沈善登能见韩三平的原因之一,除了写的文章,北电学生身份,主要还是离得近。

等到中影大楼建成,难度就会大很多很多。

距离位置,会改变很多东西,在北影厂就和一个大院一样,到了中影大楼职务的差距一下拉开了。

进了北影厂,找到了一座不算气派、但极具行业标识性的门楼,上面挂着“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的牌子。

冬日的寒风中,大门显得有些肃穆。

保安核对信息后放行。

道路两旁是枝桠虬劲的光秃梧桐树,仿佛沉默的守卫。

远处能看到几栋方方正正、外墙略显斑驳的老式办公楼,以及几个巨大的、门脸厚重的摄影棚,棚号在灰墙白字中依稀可辨。

一些印着器材公司logo的面包车和厢式货车停在路边。

北影厂,制片部。

沈善登等到了十点半,等了有两个小时,终于见到了韩三平,瘦巴巴的小老头,不怒自威。

“厂长。”沈善登小跑着过去招呼。

如今韩三平除了是中影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也是北影厂的厂长,这里也是他的根据地,北影厂也是中影的核心制片单位。

一个人的地位,不只是看位置,也要看时机。

如果是12年之后,《泰囧》之后,中影董事长,同样的位置,权力会下降。

因为《泰囧》意味着中国电影摆脱了生死危机,没有了外部强大的压力,这个位置就不可能有几乎能整合中国电影所有力量的权力。

而放在07年初,在这个古装大片岌岌可危,好莱坞虎视眈眈,中国电影处于生死存亡的时间点,韩三平就有能调动中国电影所有市场相关的力量。

韩三平和一个制片部高层打趣:“这小子和算命的一样,先给我来一个霉运当头,不听他说,好像还不行了。”

沈善登立刻道:“厂长,我是支持大片战略的,只是古装大片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了。我们三大导已经败了,港岛导演本身是败军之将,吴宇森虽是国际大导,但也是丧家之犬,绝对扛不住古装大片危在旦夕。”

“古装大片的未来,我们新生代电影人不去抗,这个电影类型就要完了!”

韩三平心里一动,但是嘴上道:“怎么和你导师说的一样,口气大。我们和港岛是一家。”

沈善登做出受教的样子。

在办公室坐定,韩三平也不耽误时间:“行了,聊聊《绣春刀》吧。”

他之所以想见见沈善登,是多方面考虑的,一个是沈善登是北电管理系主任的学生,算是半个小辈,然后沈善登那篇产业文章,让他有所触动。

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沈善登懂事,不是走行政团队门路,也不是走北影厂关系,当然了,可能也是走不通。

而是一个“古装大片产业升级”的电影剧本,拿了一个项目过来,经过制片部门审批,发现果然有点意思。

这种情况,韩三平不介意见一见。

他现在是真需要类似于宁浩那样的年轻导演冒出来,有能力,又愿意搞商业片。

沈善登展示ppt,介绍《绣春刀》项目,此《绣春刀》是《绣春刀之日月重开》,和前世《绣春刀》完全不同。

剧本的年代不放在崇祯年间,而是聚焦于明朝建立时期。

“古装大片,不管是三大导,还是港岛导演,都只是浮于表面,古装大片古装只是表,内在是历史。”

“现在以东方奇观+西方内核的片子,把最重要的财富丢了。古装大片应该紧扣历史,特别是秦汉唐明这样千古王朝。”

“诸位领导,应该也知道好莱坞的超级英雄以及成功的系列电影,在我看来,古装大片着眼于大王朝,就相当于成功电影的续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