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娱唯一太阳

关灯
护眼
第9章 火种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严重一点,如今古装大片的前途未来,都在《绣春刀》上了。”

韩三平神情微动,然后有点警惕:“你小子,又有什么歪理。”

沈善登委屈道:“我能有什么歪理古装大片上,国内三大导,有的身败名裂,有的票房惨败,也有的失去了兴趣。”

“如今大项目也就是港岛那边的,吴语森导演的《赤壁》,还有陈可欣的《投名状》。”

“我对这两位导演,尊重是必须的,都很是尊重。”

“但说实话,吴导,他根本没有了做事业的心思,制作成本几次超支,然后捧弯弯的黑泽志玲,用赵遮天给她抬咖,把著名编剧踢出去,然后让自己老婆写剧本。”

“至于陈可欣导演,给李莲杰开了一亿片酬,您说,这里面有多少猫腻、水分”

“我看报道,他还让李莲杰演文戏,而且从释出的消息来看,是偏黑暗向的,隐喻向的。”

“说句不客气的话,《卧虎藏龙》,不只是确定了东方奇观+西方内核,更是把漂亮、炫丽的武打动作,变成了乏味的慢动作。”

“《投名状》干脆更进一步,连武打都没有了。”

“刺马案又很复杂,是地方和中央的斗争,突出家国情怀就容易给人吹清之感;”

“贬低朝廷,支持地方,也就是东南自保,又有分裂倾向,不符合观众口味。”

“典型的两头堵。”

“再加上《投名状》这个名字,我们把对方当人,但以对方畏威而不怀德的殖民地性情,恐怕又生出特别奇怪的心理。”

“既要北上赚钱,又要表示自己被包养有独立性格,还要吃饭骂娘。”

韩三平听的入神,他是喜欢三国题材的,而且这个题材确实有搞头。

但从《赤壁》几次风波也能看出,吴语森确实没有了事业心。

至于陈可欣更逆天,他比沈善登更了解《投名状》项目。

给李莲杰开了天价,拍的偏向文艺片味道。

但,越听越不对劲,沈善登太喜欢贬低别人了!

回过神,韩三平一拍桌子:“小沈,你这个性格要改一改了,不能轻易否定人啊!”

就算沈善登说到他心坎里,韩三平也不能赞同。

传出去,就不好看了。

韩三平无语。

眼前的小登,把大陆这边的五代、六代、新生代否了一遍,然后又把港台大导也否了。

合着,就你沈善登牛逼是吧

不过,沈善登的话,视角又很独特,能给他一定的启发。

韩三平告诫:“你就事论事。”

“我就是就事论事啊。”沈善登立刻认错,道:“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赤壁》《投名状》大概率扑街。”

韩三平又破防了:“《投名状》和《赤壁》也是中影组局的大项目,你就这么悲观”

沈善登道:“票房也许不会亏,毕竟有中影保驾护航,只是这样一来,其实对中影威望也是一种消减。”

当然,对于韩三平威望也是一种消减,硬按着院线的头发行,肯定有不良影响。

沈善登没明说。

现如今,还要靠对方入行,表面尊重一下老登。

韩三平听懂了,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

他沉默了。

沈善登也怕pua老登太过,赶紧把话题拉回来:“问题来了,以我们当下电影人的性格,会承认是自己的问题吗恐怕不会。”

“肯定是观众有问题,现在不喜欢,等十几年后观众就能看明白了。”

“肯定是题材有问题,古装题材已经过气了,甚至中国浩瀚的历史没有了号召力。”

“到时候,古装大片,甚至连带着历史这个类型,本来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这座宝藏,被搞成了粪坑。”

“《绣春刀》也许是最后的机会,用成绩证明,不是观众不爱历史,而是主创搞不好。”

“否则这个类型要等十年,甚至十几年,二十年,才能重新起来,或者永远消沉下去。”

“厂长,《绣春刀》不容有失,可以说古装大片、历史题材的火种就在这部戏了。”

韩三平陷入了沉思。

沈善登说的口渴,喝了一口水。

pua老登可太难了,逼着他拿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