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娱唯一太阳

关灯
护眼
第141章 当狗不容易!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了。归根结底,还是要服务于沈导的战略目标。能为沈导分忧,是我的荣幸。”

马有德端起茶杯,借喝茶掩饰内心的震动。

他再次深刻地体会到老板的高明。

不需要亲自出面,只是释放出一个意图,就能让马可穆勒这样的人精不仅乖乖献上投名状,还主动贡献出如此狠辣周全的计策,甚至以此为荣。

虽然是西方叙事调教好的工具,但老板经过一番操作,也能够使用了。

“好!”

马有德放下茶杯:“就按你说的办,需要什么配合,随时联系我。我会将你的计划和诚意,完整地汇报给老板。”

闻言,马可穆勒露出真心的微笑,他现在只想解套。

“请你和沈导放心,我一定办得漂漂亮亮,绝不会让你们失望。”

“还可以这样”

听完马有德的汇报,沈善登也是愣住。

已经不是大师不容易,是当狗不容易啊!

他自认蹬起来不惜力气,没想到他还是保守了。

外面用起狗子才是真的往死里用!

价值稍微降低,就有被宰了吃肉的风险。

马有德兴奋道:“老板,史密斯是一个背负学贷、渴望阶级跃迁的普通人。我们完全可以下手,还有查尔佩里克,如今精神也处于颓废之中,我们都可以想办法入手。”

“你看,你又急。”

见马有德过于兴奋,沈善登摇头道:“查尔佩里克没那么简单,以后也许可以接触,但不是现在。史密斯也不能急,已经先收了马可穆勒,史密斯可以等等。”

马有德冷静下来,聊起更多细节,尤其是马可穆勒那番“一笔写不出两个马”和那个“你懂了”的表情。

沈善登点头:“意大利是这样的,西方人当中,只有意大利有那种吃亏当交个朋友的想法。确实文明程度要高于其他西方人种。”

听完马有德的汇报,沈善登摸了摸下巴。

马可穆勒也没有多老实。

不过他也不是真要亦步亦趋的傀儡,那样反而没有战斗力。

翌日。

12月6日。

沈善登下班回家。

电视上正在转播《投名状》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首映礼盛况。

星光熠熠,红毯炫目,媒体的闪光灯几乎要将夜空点亮。

央视电影频道、bj文艺频道等多家主流媒体同步转播,新浪等六家网络媒体全程直播。

号称有三百家媒体、八百名记者现场报道,排场拉到了极致。

大蜜蜜蜷在沙发上,看着电视里李莲杰、刘德化、金城武三大巨星同台,台下坐满了两岸三地的知名艺人,忍不住感叹。

“这阵仗,真是够唬人的。你说,咱们《督公》破纪录的时候,都没搞这么大规模的首映吧心里真不羡慕”

沈善登正低头看着国内如今做电影后期公司的文件,头也没抬,淡淡道:“做好自己的事最重要。电影不行,一切等于零。”

大蜜蜜瞥了他一眼,见他真的毫不在意,便也不再说什么,继续看热闹。

沈善登的目光从文件移开,扫了一眼电视屏幕。

前世,便是如此。

哪怕《投名状》内核黑暗压抑,叙事冗长,逻辑稀烂,连港片常见的兄弟情都没有。

但凭借着中影强大的行政资源和渠道优势,硬生生将票房推到了两个亿。

这个数字在当时看来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但也留下了一个畸形的结果。

陈克辛们更加坚信那套“借鸡生蛋”模式的正确性。

因为人家确实有收获,收获还很大。

港台导演、港台演员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合拍片模式得以延续,甚至更加固化。

资本和资源继续向他们倾斜,仿佛只有他们才懂得如何拍“大片”。

业界内部或许清楚,这是中影足够强的结果。

但在公众层面,在更广阔的市场认知里,那就是“港圈大导演+巨星”模式的成功。

用自己的血汗资源,养肥了别人,还进一步巩固了别人的话语权,挤压了本土创作人员的空间。

韩三平已经不会像前世那样,动用大量行政资源,去为《投名状》保驾护航。

沈善登很好奇失去了中影的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