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生路上的导师。无论是做人的道理,还是写文章的学问,您都当之无愧是我的老师。没有您一路的教导,就没有我的今天。这首席位置,您当之无愧!”
柳青青心中一直怀揣着炽热的读书梦。高考制度恢复后,他被压抑许久的求学热情瞬间迸发,并愈发强烈。他毅然选择文科,从此开启了废寝忘食的学习生涯。无论昼夜,他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争分夺秒地学习、归纳。对于文、史、地、政等学科,他进行了细致分类,整理出十几本学习提纲,每一本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与期望。
短短半年时间,凭借一股韧劲与过人天赋,他自学完成了高中所有课程。同时,他见党然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心中焦急,便苦口婆心地劝说党然加入高考队伍。被他说动的,还有知青秦弦和袁圆。在柳青青看来,对他们而言,上大学是改变命运、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径。
怀揣着这一想法,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耗费巨大精力整理的十几本学习提纲交给党然等人,希望能助他们圆大学梦。
柳青青还时常鼓励大家:“高考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一道难题都像一座坚固的城堡。我们必须有打持久战的决心,今年考不上,没关系,继续复习,明年再战,世上没有攻克不了的难题。”
“再者,文科知识,除作文需要些许灵感与才气外,其余大多依靠熟练掌握与死记硬背。”
“不过古文部分确实有难度,我们几人的基础相对薄弱,秦弦和袁圆是高中毕业,党然是初中毕业,我最为糟糕,小学毕业后便辍学了。因此论基础,你们考上的机会比我大得多。”
秦弦听后,轻笑一声,打趣道:“柳青青,你就别取笑我们了。我们这些所谓的高中生,在学校只读了两本书,一本红宝书,一本老三篇,腹中的知识储备实在匮乏!”
秦弦是来自水城的知青,下乡后被分配至太平公社太平大队旁的象鼻大队。起初与她一同下乡的还有另外两名女孩。那两名女孩背景不凡,纯净亮眼,下乡仅一年,便凭借各自的关系顺利回城。
白雪离开太平镇后不久,常春燕也返回城里,在水城的丝绸厂谋得一份工人差事。后来,经公社知青办统一安排,秦弦来到太平大队知青点,与袁圆同住。秦弦身材小巧玲珑,一张圆脸,皮肤白净细腻,容貌十分秀丽。她性格开朗,整日笑容满面,一开口便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那笑容仿佛能驱散世间所有的烦恼。
白雪离开后,整个医疗站仅靠柳青青一人支撑,工作繁忙至极。白天他要下队巡回医疗,既要防控疾病,又要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此外还有一亩二分地的药地需要悉心照料。只有到了夜晚,四周寂静之时,他才有属于自己的复习时间。即便如此忙碌,他也未曾忘记帮助党然等人备考。他将大家召集到医疗站,每晚组织集中学习,通常不到半夜十二点,学习小组绝不解散。
那段日子,他一边争分夺秒地自学,一边还要耐心担任这群小兄弟小妹妹的老师,其中的辛苦劳累不言而喻。但看到大家在知识的滋养下不断进步,他内心又充满喜悦,乐在其中。彼时,医疗站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太平公社的夜校,灯火通明,书声琅琅。
经过两百多个日夜的刻苦学习与深入研讨,那十几本复习提纲上的内容,大家早已烂熟于心。
临上考场的前一晚,柳青青等人相聚在一起,满怀壮志地吟诵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