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关灯
护眼
第231章 拜我为干爹?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当年金城县要办《金城日报》,县委为找个靠谱的总编辑,头发都快薅秃了也没合适人选,活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就在这节骨眼,县文教局给宣传部递了个话:有个叫党然的小伙子,二十七岁,水城师范学院新闻专科毕业,现在太平乡小学当老师。这伙计脑瓜灵光得很,一年功夫就在省内报刊发表了不少诗歌散文,连新闻报道都写得有模有样,数量多质量还好,在当地文学圈已经小有名气,算是个不大不小的 \"笔杆子\"。

巧了不是,原太平乡党委书记许广安刚调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他跟党然熟得不能再熟,知道这小子有真本事,业务能力扎实得像块老腊肉。于是许广安顺水推舟,在宣传部长面前把党然夸得天花乱坠,说他专业素养高、文字功底硬,当《金城日报》总编辑绝对没问题,那语气恳切得像是在推荐自家亲戚。

就这么着,在太平乡任教还不到两年的党然,靠着自己的硬实力加上这波好运气,顺利调到金城县,摇身一变成了《金城日报》总编,这升职速度比坐火箭还快。

党然离开太平镇那天,特意请了一众好友喝酒告别。柳青青、吴诗文、竹节,还有活泼直爽的竹青都来了。酒桌上,大家纷纷举杯祝贺,话里话外全是羡慕,不过也有人在心里为柳青青打抱不平。

其中数竹青最直接,等党然上车走了,她立马撅着嘴,一脸委屈地对柳青青说:\"青青哥,我真为你不值!你看你,又一次给别人做了嫁衣。\"

柳青青听了,只是温和一笑,轻声问:\"这话从何说起啊?\"

竹青一下子打开话匣子,像竹筒倒豆子似的:\"你别以为我啥都不知道。党然发表的好多文章,其实有不少是你写的。你还说只是给他修改,可有些文章,除了最后的标点符号,其他内容几乎全被你重写了,这跟你自己写有啥区别?\"

\"可不能这么乱说,\" 柳青青神色瞬间严肃起来,认真叮嘱道,\"党然现在正在去县委的路上,前途一片光明。这话要是传出去,对他的仕途影响可就大了,千万别乱说。\"

竹青听了,不服气地瞪了柳青青一眼,接着说:\"你呀,就是太为别人着想。这些年,你本来可以自己写文章投稿,凭你的本事,机会肯定不少。可你呢,总是把机会让给党然。你要是能多为自己争取,说不定这个《金城日报》的主编位置,早就轮到你了。\"

柳青青无奈地笑了笑,慢慢说:\"我能行吗?你看我的简历,柳青青,就是个农民,小学文化。要是我去当《金城日报》主编,别人听了,不得笑掉大牙?而党然就不一样了,他是大专新闻系毕业,还端着 ' 铁饭碗 ',是公办老师,论学历论身份,当这个主编都顺理成章,我可没法跟他比。\"

竹青听了这话,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反驳。毕竟,柳青青的身份和学历确实是难以逾越的硬伤,这是摆在眼前没法改变的事实。

时光过得飞快,转眼到了第二年正月初十,这天阳光明媚,春和景明,到处都洋溢着新春的喜庆气氛。

党然带着妻儿,特意从县城回太平镇。他手里提着一大包精心准备的礼品,径直来到柳青青家,专门拜年,以表感激之情。

党然的妻子叫花正艳,身材娇小玲珑,模样清丽脱俗,就像一株清新淡雅的茉莉,浑身散发着迷人的气质。花正艳和党然是大学同学,学的数学系,毕业后被分到金城县一中当老师,工作认真负责,学生们都很喜欢她。

他们的儿子党欣,才一岁半,那明亮的眸子里,已经透着父亲的刚毅和母亲的水灵,特别惹人喜欢。

《金城日报》总编辑党然一来,柳青青那略显简陋的土坯屋顿时蓬荜生辉。党然一家的热情,更给这个春节增添了不少欢乐和温馨。

党然满脸笑容,郑重地把妻子花正艳介绍给柳青青。柳青青看着笑盈盈的花正艳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我们早就认识了。\"

花正艳微微点头,笑着说:\"没错,柳哥还认识我姐花正芳呢!\"

党然敏锐地察觉到,柳青青听到这个名字的瞬间,原本拿着烟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

柳青青慢慢闭上眼睛,深吸一口烟,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吐出一缕长长的烟雾,语气里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感慨,幽幽地说:\"算起来,都过去十多年了。当年我四处漂泊的时候,和她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她待我特别好,就像亲弟弟一样,那些日子,到现在还记得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